高效课堂下性格内向学生的发展

2015-05-30 10:48孙海杰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皮球内向切入点

孙海杰

“教育的艺术不是传授本领,而是激励、鼓舞和唤醒。”这是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恵的名言。激励、鼓舞和唤醒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高效课堂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如何才能让内向的孩子很好的发展,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找准切入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班有一名学生,他沉默寡言,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也很少抬头看黑板。经过了解,他是一名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从小就缺乏关爱,产生自卑感。但我发现他身上有其他孩子不具有的特质,沉稳踏实、喜欢思考、善于钻研、耐心谨慎,而且对诗歌特别感兴趣,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只要是好诗,他都会细细地品味,并吟诵。当我看到他身上的这些优势时,我非常兴奋,我找到了把他带入课堂与同学交流的切入点。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与他聊起诗歌,谈起朗诵。正好,我们要举行《青春随想》的综合性活动,我针对他的优势,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用他的优势,给全体同学一个惊喜。他欣然接受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发现他十分认真,也非常重视,到处找资料,当别人玩的时候他就在教室里练习朗诵,遇到问题也来主动找我交流,询问我朗诵的技巧。此时,我发现兴趣这个东西真是奇妙,它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

经过一个多礼拜的准备,在同学们的精心策划下,我的活动如期举行了。活动课上同学们的演讲,自编自演的小品,稚气十足的歌唱,让整个活动充满青春的气息。整个活动的高潮来临了,他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登上舞台,刚开始时显得有点紧张,慢慢地他进入到状态,朗诵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台下的同学无不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一首《青春万岁》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台下掌声四起。这是他第一次站在同学们面前公开的朗诵,看到同学对他的肯定和羡慕,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终于找到了他的价值,存在的意义。

这就是信心的力量,他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只要找准切入点,发现内向学生的优势,从兴趣入手,内向学生才可能发展和成才。

二、发挥主动性,集体是最好的催化剂

高效课堂的基本学习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对学、群学以达到教学目标。做为一个小单位,也就是一个小集体,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交流中,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集体荣誉的集结者,只有个体全面发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学、对学、群学中,参与交流、讨论、展示,小组在评价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好评,如果小组内只有个别或一两个人参与交流、讨论、展示,那么小组在评价的过程中是不能获得好的评价。在这一评价机制的推动下,组内性格外向的学生就会鼓励内向的学生大胆的发言,把自己的所感所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获得真知。在老师和同学的鼓舞和激励下,内向的学生也可以很好的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最后获得自我的发展。

三、调动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在游戏中,孩子不仅能发现自己,同时也发现世界和人生。

弗洛伊德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玩皮球的孩子,将皮球扔出去又捡回来,这一举动虽然离纯粹的锻炼、机灵的活动还差得很远,但有助于调动孩子身上的各种情感变化。当皮球消失时,孩子会产生沮丧的心情,当皮球失而复得,随之而来的则是愉快的心情。在孩子的眼里,这一举动还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他们从皮球的失而复得联想到人和事,当妈妈不在时,他不再恐慌了,因为妈妈还会回来,就像那个皮球一样。游戏使孩子完全顺从现实逐渐发展成为能预料并应付意外情况的出现。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游戏不仅仅是让孩子从情感体验上获得收获,而且在个人的能力发展上获得自我的认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适时恰当引入游戏或活动,在游戏或活动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内向的学生得到发展。

每个内向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在高效课堂的引领下,以兴趣激励为切入点,用集体鼓舞做催化剂,让游戏唤醒孩子们的兴趣,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挖掘他们性格上的优势,慢慢完善他们性格中的不足,相信每一个内向的孩子都可以变得很优秀。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凤州初级中学

编辑  薛小琴

猜你喜欢
皮球内向切入点
拍皮球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内向的人,也能拥有高配的人生
做最好的内向者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拍皮球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捞皮球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