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地理高效课堂中的乡土实践

2015-05-30 10:48訾晓彬白晓艳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神木县金三角神木

訾晓彬 白晓艳

地理高效课堂指通过师生充分挖掘地理素材,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活动时间,全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在45分钟内学生受益最大化。由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实践性强,所以适度使用乡土素材,容易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地理课堂会更高效。本文以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教学为例,谈一些乡土实践的做法与思考。

一、 搜集乡土素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将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当地乡土素材编写成案例、活动、思考,或增加或替代教材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师生展示探究中,既掌握了地理知识、原理规律,又增加了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为此,课堂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环节:“说家乡”。

高中地理必修三(人教版)典型乡土素材

学习《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节“资源的开发条件”时,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入了神木乡土内容:

探究一   神木县煤炭资源状况与山西省类似,试说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对神木县煤炭资源开发有什么意义?

探究二   资料:晋陕蒙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被称为"乌金三角",下图是"乌金三角"地区区位示意图。分析"乌金三角"地区(包括神木)资源开发条件。

二、比较当地与教材案例的异同,探究当地发展的措施

通过比较探究,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迁移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为当地发展献言献策。为此,课堂中经常出现的又一个让学生热血沸腾的环节:“如果我是县长——”

学习《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和《资源跨地区调配》时,在学生探究展示活动中,设计了一个情景,神木县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专题会议:神木丰富质优的煤炭资源,其出路在哪?(外运煤炭、外输火电;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形成产业链)。

三、拓展延伸课堂内容,拟定课后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任务,进行乡土再实践

学习《西南地区某地发展经验》后,学生书写出《神木县盛园农民专业合作社温家川生态农庄》调查报告。报告分温家川地理条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发展现状、问题分析与建议四部分,进一步明确了问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同时了解了家乡环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家乡的建设发展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和人文情怀。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中学 陕西省神木县第二中学

编辑  张晓楠

猜你喜欢
神木县金三角神木
郭永
项苗
神木有石峁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中的“金三角”
神木:脱贫实效诠释党建力量
金三角图案
黑豆不同密度和不同播期试验
破解天体运动问题的“金三角”
神木县贺家川镇不同粮食生产经营规模粮农收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