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如何科学备考

2015-05-30 10:48杜娟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时政课程标准中考

杜娟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把握好初中思想品德中考备考的方向,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通过对近几年中考的分析,我在平时教学与复习备考中有了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把握课标,挖掘教材,研究中考,把脉方向

中考试题都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依据课标,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作为一种学习的资源,教师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新的诠释以及课程的开发,只要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比如孝敬父母一课,可以让父母给每个孩子写一封信,有的父母会从回忆写起,有的父母会寄予希望,有的父母会聊生活点滴,课堂上让孩子从父母的信中去感受体验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在读信的过程中,朴实无华的文字再配以感人的背景音乐,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体悟,相信此时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点点滴滴都会涌上心头。这时趁热打铁,让每个孩子给父母回一封信,相信每个孩子此时都会把自己最真心的话写出来,教师再作点评,渗透知识。情感真实流露,我们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相信这一课不仅在学生心中会永远记忆,也会给家长产生影响。其实只要我们愿意思考,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教材的编著者。

二、加强学习,关注热点,提升能力,重在平时

中考试题特别是开放性试题,常以对热点问题的认识作为考核的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命题选取的信息量都非常大,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学课本相关知识还要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及时充电,以适应形势的需要。我们学校从新生初一刚进校就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搜集时政资料,培养学生随时关注生活与社会的良好习惯。所以我说的热点教学,并不是专指第二轮的热点专题复习,而是指平常教学中的时政教育常态化。如每节课由一个人向全班同学作时政报告。初一时培养意识和习惯,时政内容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娱乐,点评也不会提过高要求;初二就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如作报告的同学先要自我评析材料,其他同学也要就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强调注意条理性;初三,因为知识已基本学完,就要求学生联系材料从道德、法律、国情等角度评述,也可由学生自己设置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但在学生说完后,教师一定要进行归纳和引导。这样做既符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课程标准,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又能活跃课堂,利于中考。2014年新题型专门有根据材料自问自答题。学生时政报告尤其是自己设问与点评,对于提高学生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显著。

三、转换角色,画龙点睛,生本导学,激活课堂

生本导学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它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认知和智力开发来说,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从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健康成长的主体。因此,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思品课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辨,课堂气氛会变得十分活跃,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教学格局。而且中学思品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在知情行几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导学式教学会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在自学、讨论、启发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见解,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以2014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为例,整堂课我只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探究一: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思考都涉及到了哪些课本知识点?(可从道德、法律、国情三方面总结)探究二:请同学们结合所涉及到的课本知识点设计问题。(结合2014年的新题型进行的针对性训练)探究三:从学生设计的问题中找出几道具有代表性的当堂合作解答。教学效果证明:学生的能力真的是不能低估的。

总之,我们一定要在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同时,也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搭建平台。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

编辑  聂蕾

猜你喜欢
时政课程标准中考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