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

2015-05-30 10:48高娟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数形线段牛奶

高娟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提高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经实践探究笔者以为,把数形结合思想具体的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措施有:

一、数形结合——让概念的掌握直观化

数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尤其是概念教学。许多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理解,特别需要视觉的有效应用,因此教师可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展开概念的教学,运用图形提供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通过对图形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二、数形结合——让算法的理解简单化

在计算教学中,许多算理学生模棱两可,如能做到数形结合,就会使得算理更加简单化,学生就可以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教学《有几瓶牛奶 》时,我先创设生活情境,用谈话的方式引入:学校给同学们吃早餐,没人分发一瓶牛奶,分完后还剩下一些,出示情境图(如图1),继而问学生:“从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又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回答:“第一盒有9瓶,第二盒有5瓶,一共有多少瓶?”我接着提问:“算式怎么列?”“9+5是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计算出正确结果?” 借助手中的小棒,也可以结合图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在反馈中,学生一边用小棒演示一边回答,出现多种方法:

方法一:我一根一根的数发现一共14根。

方法二:通过移动把第一盒的5瓶牛奶移到第二盒中,把第二盒装满(如图2)。

方法三:可以把第二盒的1瓶牛奶移到第一盒中,把第一盒的牛奶装满(如图3)。这其实就是凑十法的真正意义所在。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把抽象的凑十法借助于形象的图示,使学生容易理解。通过数形结合,既强化了9加几的算法,又深刻理解了这个算法的算理所在,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数形结合——让问题的解决形象化

新北师大版教材中的解决问题领域的学习内容,它重视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淡化了解决问题的类型,为学生的解答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适时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抽象的问题解决放在直观的情境中,在直观图示的导引和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有效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形转化能力,实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助互补,相辅相成。

四、数形结合——让图形的认识全面化

在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根据图形的呈现来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但有时利用“数”来指导“形”,可以使图形的教学更严谨、更科学,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全面。例如在教学完常见的平面图形后,在练习题中出现数线段和数角的题目。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序地数,从左边的第一个点出发有几条线段,从第二个点出发有几条线段……依次类推。也可引导学生这样数:有一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几条,有两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几条……依次类推。在有序的数数中得到,求线段的总条数可列成算式:解  4+3+2+1=10(条) 所以图中有10条线段。用算术的方法既克服了数线段的繁琐,又提高了正确率。经常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播下了形与数有密切联系的种子,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逐渐体会到数学中形与数之间的无限魅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地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数学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横山县第二小学

编辑   张晓楠

猜你喜欢
数形线段牛奶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送牛奶
数形结合百般好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炫彩牛奶画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树上也能挤出“牛奶”吗?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