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2015-05-30 10:48贺文亮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分层习惯课文

贺文亮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策略,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分层教学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可供开发),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小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大部分人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教学对象分层

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要通过全面的了解和调查,对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进行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每一个班级,因为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与结果必然不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实施教育和教学。

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可以通过语文测试、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方法,了解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情况、兴趣程度、家庭背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将学生分为A(特优生)、B(优等生)、C(待优生)三个层次。分层的结果只用于教学活动,不能公开,并且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学生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分层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分层。A层的学生一般学习习惯良好,成绩优秀,要求他们掌握课本中的所有生字、组词以及语言知识,能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还要阅读一些稍具难度的课外读物,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鉴赏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对于B层的学生,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质疑的品质,帮助他们向A层转化。对于C层的学生,主要是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课本知识。例如在学习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和乌鸦》时,A层学生的目标要求是要能熟练背诵课文,掌握一类字和二类字生字及词语,展开想象续写故事。B层学生的目标要求是让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复述课文故事,明确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掌握课后生字和词语。C层学生的目标要求是要能够流利的颂读课文,会写一类字并组词,会认二类字。提出了不同的目标,教师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分层目标。

三、教学方法分层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按照分层的教学目标设计与组织教学,实现教学方法分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安排朗诵训练,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对C层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读一段课文或者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B层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展示一下自学的成果,分组朗诵课文并相互评价。对A层的学生,由于他们基础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新知识已经了解,重点是解答他们的疑问。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存在的问题,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于A层的学生,教师要额外布置一些高质量的作业,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总之,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吸引不同层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十小学

编辑   薛小琴

猜你喜欢
分层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上课好习惯
背课文的小偷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雨林的分层
好习惯
有趣的分层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