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2015-05-30 10:48刘杰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活数学课堂教学

刘杰

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与模仿,严重地制约了孩子们的双手、头脑和小嘴,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等方面别出心裁,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一、激趣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

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平日点滴的生活和学习中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激励和强化,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好奇是儿童的天性,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有趣的、巧妙的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巧妙地创设恰当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在解释圆心的位置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买了一个圆形的锅盖还没有安把手,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把手应该安在什么位置上?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学生们各抒己见,个个跃跃欲试,争相发言。结果得出来了,应安在圆心处,把手的位置就是圆心。 由于教师不断设置问题情境,引疑诱导,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潜力得到深层开发,感觉到自己的聪明智慧,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与此同时,思维的深刻性也就得到了培养。

二、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现行教材的设计及课程教学安排正是这样要求的,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摩、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其实质就是鼓励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把学生都引到课堂情境中去自主探索,使课堂活起来。

课堂上如果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容易使学生厌学,教学效果会很差。苏霍姆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老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过程,突出创新过程。有时教师要善于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设计活动方案,安排学习程序,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效果会更好。

三、创设教学情境,构建兴趣课堂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一方面,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另一方面,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初步接触生活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 ……”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先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活起来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它会激发学生的生活感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这是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总之,课堂只有做到活而不乱,才能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做到让课堂教学充满快活的气氛、鲜活的知识、灵活的教法,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三小学

编辑  张晓楠

猜你喜欢
生活数学课堂教学
生活感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