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朋友圈”

2015-05-30 10:48娄琛
党员文摘 2015年8期
关键词:安德烈亚朋友圈脸书

娄琛

网上朋友圈“累觉不爱”

微信在方便了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同时,却也全面“入侵”了我们的生活。微信每月活跃人群达四亿,朋友圈更新信息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在这惊人数字的背后,是不断点击屏幕的手指、紧盯着屏幕的无数双眼睛、随“刷”而逝的时间和精力。

不久前,国内一项调查采访了2000余人,其中有近54%的受访者认为微信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工作和交流带来了便利,但有47%的人认为微信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相增加了工作时间,从而加大了人们所承受的压力。而且,朋友圈里充斥的各种微商、广告、鸡汤文也让人“累觉不爱”,不少人表示想“静一静”。

事实上,当一个社交网络开始占用用户越来越多的时间,它就一定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让部分用户产生摆脱它、逃离它的冲动。飞信、QQ空间、微博等都在遵循着社交网络的这种发展规律,曾经热闹、最终平寂。

2013年5月,美国著名技术类博客网站“The Verge”的资深编辑保罗·米勒完成了一项实验——过了整整一年没有网络的生活。当他谈起自己一年的“逃离”生活时,他写道:“没有网络的日子解决了我所有的问题,让我更加聪慧,更加真实,更加完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曾发表评论文章称,青少年正在逃离脸书、推特。脸书首席财务官大卫·埃博斯曼就曾承认,2013年初青少年的活跃率为76%,而2013年底则降到56%。他们逃离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社交媒体已经失去了一些“社交”的成分。

社交媒体成瘾的危害

人们之所以要逃离社交媒体,有其科学依据。

挪威卑尔根大学的临床心理学专家塞西莉·安德烈亚森是全球最早开展社交网络依赖以及成瘾行为的研究者之一。安德烈亚森的团队在2012年设计了“脸书成瘾测试”,后来,随着其他社交平台在不同国家出现,这一测试推广为“伯尔根社交媒体成瘾测试”。社交网络成瘾症状包括:1.不停花时间去考虑或者计划使用社交媒体;2.有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冲动;3.以此来忘记现实问题;4.曾经试图减少使用但未成功;5.如果被禁止使用的话会感到烦躁、焦虑;6.过多使用社交媒体,以致工作或学习生活受到负面影响。

安德烈亚森称,研究表明,年轻人、女性以及单身人士更容易产生社交媒体依赖或成瘾,外向型、焦虑型、自恋型人格的人更容易受社交媒体左右,而自律型、自尊型、温和型性格特征的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时较少表现出依赖。过多的屏幕时间,直接的后果就是屏幕脸、焦躁心,还会表现出与酒精成瘾等传统成瘾类似的表征,继而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经常见诸报端。在中国,曾经有一位老父亲甚至因为家庭聚会上儿孙们个个低头看手机、不是抢红包就是发微信,而气得掀翻桌子,离席而去。

每月进行一次科技“斋戒”

安德烈亚森说,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害的,所以完全逃离社交媒体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难做到,应该提倡科学、有节制地使用社交媒体。

研究显示,目前,其实很多人已经学会科学地使用社交媒体,戒除科技毒瘾。美国近期一项研究显示,有近六成的脸书使用者曾经短期戒掉脸书。

对于社交网络成瘾者,安德烈亚森的研究团队建议:关闭社交网络账户;从手机上删除社交应用;设置拦截某些站点;关机或者将手机设定为静音模式;记录使用社交媒体时间;禁止将电脑或手机放置在卧室;使用冥想等技巧来放松心情等。

同样,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可以采取科学的措施,有效控制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每天选择一段时间关掉手机,与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或者独处;在屏幕时间和其他时间寻找平衡,比如每看一个小时屏幕,就再花一个小时与人交流;每月进行一次科技“斋戒”,不使用电脑、平板设备或者手机;晚上睡觉时将手机放置在一米之外的地方。

找回现实世界的精彩

在关于逃离微信的讨论中,有些人选择转向更加小众的其他社交网络平台。但是,随着这些平台吸引更多用户,难免又会重复之前的困扰。我们需要认识到,各类信息和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呈爆炸性发展,我们应该学会让信息为我所用,而不应该成为信息的奴隶。

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对付社交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北京的林小姐发现老公下班回家后还不停盯着手机跟进工作,她决定,每次一有工作信息发来,她会替老公回复:“对不起,用户现在不在线。”或者,干脆不理不睬。

如果你不想被加班,或者“无意识加班”,你可以跟林小姐一样。

如果你想清除朋友圈的“污染”,可以找个时间给朋友圈来一次清扫,屏蔽垃圾制造者,退出不需要的微信群,或者继续潜水;也可以拉黑你不喜欢的账号;取消关注或者无视公众号的推送。

也许完全关闭朋友圈,你可能会因为错过亲友在重要时刻的分享而感到遗憾,但可以将时间花在别处,比如拓展现实社会的朋友圈。美国的斯塔夫如此告别脸书,“我决定不使用脸书、推特,也不在Instagram上发照片了,开始家人和朋友以为这是自我隔绝。而我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社交媒体,用更多时间去干别的事情。要知道,掌上世界虽然很有趣,但现实世界可以同样精彩。”

(张源荐自2015年5月29日《国际先驱导报》)

猜你喜欢
安德烈亚朋友圈脸书
神奇的机器翻译系统
神奇的机器翻译系统
摄影 【瑞典】安德烈亚斯·哈格维斯特
专注是成功的关键
至死不负
爱到爱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