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思考与实践

2015-05-30 10:48王晓瑞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维发展

王晓瑞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准,在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入发展,人类生活的范围已经从地球表面延伸到太空,深入到海底,为了科学正确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科学合理地运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科学的知识。

七年级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一上新课,就单纯地进入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上课讲解新的知识之前,就对学生进行学习前的热身运动,教会学生端正学习目标,确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重视把握好第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查找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学生详细谈一谈初中学习地理的全过程,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细致到第一节课的教学中来。

在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中,我觉得我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特征,是善于发揮情商和潜能,应变能力,体现出人格的特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重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信息化丰富了现代地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之林。”新世纪里,教师要开掘知识创新,加强创新性知识的运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知识创新的主要人是受教育者,掌握着高科技,具有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过去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学生的创新才能得不到发展。教师应该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思维,抒发自己的感情,磨练自己的意志。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创造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心理,塑造学生形成创新的心理特征,形成一切发展都追求创新的学习格局。教师要创新地引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运用地理知识,创造性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问题的多项的答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灵活地进行创新地地理教学,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

教师在一切指导学生进行的地理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例如,建立学习的信心和恒心,磨练毅力,学会乐观,学会忍耐,提高抗挫折的能力等,这些和个人心理素质有关的心理品质教师都要注意塑造和锤炼学生。一些情商低的学生,容易出现理性认识缺少,意志品质不坚强,很难控制自己的感情,容易出现冲动、悲观、孤独等现象,这些学生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不好等现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己激励自己,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用爱心精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挖掘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欲望和潜能。

三、开掘学生无限创新的思维潜能

教师要开发学生无限创新的思维潜能,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逻辑学等研究成果证实,人有着巨大的潜能。人类储存在大脑内的能力惊人,人平时只用到潜能资源的10%。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凡是被压抑的个性,不能表现出创造性的自我,教师都要帮助学生激发自我。在不一样的场合里,教师要对学生形成优秀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优势,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打开学生心灵大脑的阀门,引导学生激发自己的潜能,由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学习行为,教师发挥充当学生高效学习的催化剂的作用。

四、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性研讨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放性的研讨会,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过程的创新,提升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参与学习讨论的过程,增强学生识别地理科学发展过程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辨证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研究自己的城市建设了许多大楼,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能够及时高效地反馈和情感的多向交流。多媒体网络技术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共享多媒体信息,增强地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地理的图像也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形成直观上的独特的优势,全面提升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渠道,收集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活动,形成学生自己的结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

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师在处理晋教版地理教材的时候,可以制作地理信息成果,将地理教材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版块和模块,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教师可以形成拓展学生知识面和科研性等的结构模块,教会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学会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单一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从静态思维发展到动态思维,从被动思维发展到主动思维,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思维等各种思维品质和方式,实现初中地理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创造学生地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双丰收。

七、不断带领学生进入学习地理的新情境

教师在引入新课的时候要带领学生进入课堂的新情境。教师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不断进入初中地理学习的新的境界中来。例如,教师可以运用“讲”的办法,就是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解“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讲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引向到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单向活动中,再进行多种教学形式的交换。教师还应该重视地图教学,多带领学生看地图等进行学习。教师要努力运用“学习”和“讨论”来代替“讲”,用看“图”来代替翻书,不断追求地理教学的实质性的进步。

总之,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行为,提高七年级地理教学的质量,提升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质态。

参考文献

[1] 高山.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实践与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 胡春波,潘冰冰.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再思考[J].地理教学,2011(21).

[3] 顾波.关于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思维发展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