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水利文化的关系

2015-05-30 04:31周祥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新时期

周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技术的进步,现阶段来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我们坚持走科学的发展观念,从而能够更好地立足于新时期新阶段的水利事业的发展。在处于传统水利转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挥的阶段下,认识水文化的基本内涵能够让水利事业的发展更为顺畅。另外,应该要以人水和谐的基础理念为基本核心,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认识到现阶段的水文化基本内涵。通过以下几个层面:其一,增强精神文化方面的形态;其二,增强制度方面的形态;其三,增强物质方面的形态,其四,增强行为方面的形态。建设上述所说的几个方面的形态,尽最大的努力构建和谐和求实的现代水文化,从而能够促进现代水利化的发展,进一步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战略。文章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界定水文化以及水利文化的基本概念,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以及精神方面仔细分析我国的水文化的内涵:水文化相比起水利文化来说历史更为悠久;水利文化既是水文化的基础核心,水文化在成熟、发展的阶段中长期占据的是主导地位,也是水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水文化内涵;水利文化关系;新时期

文化也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是能够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因子,与此同时也是我国各大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水利文化的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們应该遵循新时期的水利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从而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新时期的水利文化发展主要方向是想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到水文化的基本内涵,仔细分析和探究水的内在本质属性以及水电额自然规律,简要分析概括治水的相关经验和成效,从而让水和人类之间更加和谐发展,进一步的保证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让水利事业的发展能够更为顺畅。

一、文化、水文化以及水利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的概念在上文曾经提到过,文化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根源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在目前来看,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对于文化有着一定的界定,虽然各个国家对于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在总体上对于文化的定义大概只有狭义上和广义上两种。在广义上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历史不断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财富的综合;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在一定的时期内所形成的思想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具有精神价值的综合。

(一)水文化的基本概念。水文化的基本概念,在各大专家的眼里有着不一样的观念。有学者认为水文化是文化中的一部分,主要指的是水、人以及社会之间的文化关系,人们主要是以水为载体从而创造出来的相关文化,让人类能够在长时间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水的利用、治理和一切有关水的活动的综合。在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水文化对于社会各个发展时期和阶段来说主要通过的是人类的一些作为,从而能够让人类更加适应现阶段的自然环境,趋利避害,更好的选择对人类的发展有益的条件。从上述现象来看,人们对于水环境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认可程度有着一定的良好反映。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水文化的实质主要指的是水与人之间的文化关系,与此同时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水文化还具有我国母体文化的重要特征,水的哲学性能够体现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阐述出人类的价值;另外,在观察水的联系性的同时可以让人们一哲学的观念来看待相关问题;在治理水的时候其实践性可以体现出哲学文化的客观规律。

(二)水利文化的基本概念。水利文化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人类采取的各种各样的措施从而对水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控制与开发,从而减少水旱的灾害;与此同时合理的利用水资源,让人类的发展更为顺利,从而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活动。因此,我们可以把水利文化的基本概念定义为:人们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控制水、调节水以及管理水的过程中,让水利的特点在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和行为方面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从而在水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地位,是水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的观念转变,因此人们对于水利建设的发展越来越提出高的要求。水利文化的基本内涵有了新的发展和延伸,传统的水利将以趋利避害为主,现代水利则是以传统水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新时期的水利主要以综合管理为思想指导,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基本功能,以不断完善全流域的安全舒适为主要目标,使得水利的发展能够更加健康和谐。现代水利文化也包括精神形态以及制度形态的各种水利文化的总和,在此基础上,水利建设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指导,在水利建设、制度以及相关治水概念中树立起水与人的和谐发展意识,统一发展好水利、经济与社会的效益发展,合理的服务治水的相关实践。水利文化的发展让治水的理论更加的完善,两者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治水理论的发展与水利文化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二、扩展水文化的基本内涵

水文化的基本形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结构之一,在大文化的背景历史下,既是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创新我国的传统文化。水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不断进步而不断的在完善。现代文化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水利文化的具体实践发展,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相关文化,总结好治理水的总思路,优化结构发展建设处属于我国水利文化的发展道路。

(一)丰富我国的水文化遗产。在古代,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以下几个:其一,京杭大运河;其二,都江堰。在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到现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从南水北调的工程建设到三峡工程,既体现了社会时代的发展,也体现了时代文化的品质,对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建国以后,建成了诸多的水利建设工程,一方面能够给社会提供水资源,在另外一方面也造福了人们,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打造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水利风景区。

(二)加强精神文化的形态建设。水的精神是人们在治理水以及认识水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价值观念所造成的精神形态的综合,水精神与此同时也是水文化的重要核心。新时期的水文化精神的重要核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安全务实;其二,和谐;其三,责任;其四,以人为本。上述所说的几个核心价值观念是建设水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其主要的步骤首先应该先树立好先进的理念,从而推进精神形态水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让价值引导方向,让我们的思路决定水利文化建设的出路,因此在新时期的水利文化社会背景下,应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水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动构建好现代水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转变认识水的基本理念,让水利文化逐渐走向利水文化的道路,实现生态水利以及水的理论。对水的认知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对待,不能以掠夺和破坏水资源为主要目的,大力的保护水资源。最后转变管水的观念,从供水管理逐渐转变为需水的管理,实现以人为本。

三、水利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

水文化与水利文化两者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进行系统的分析,让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发展的更为深远。一方面来说,水文化相比起水利文化来说历史更悠久,水文化在广义上指的是与水有关的一切文化,人们通过水为载体进行创造的一系列文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渊源。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水文化可以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另外一方面来说,水文化主要是以水为轴心的文化,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总和,能够把水有关的各种传说表现出来。人们在治水的过程中发扬的精神和价值观让水利文化发展的更好。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来看,文化既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建设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总体布局的基本构成。因此我国政府向全国的人民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需求,从而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形态,让水文化的发展能够发挥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王延荣,国立杰.万峰差.中原水文化建设的思考——水利改革与发展需要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支撑[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0(07).

[2] 杨效忠,刘国明,叶舒娟.文化——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的灵魂以及水利风景区与旅游区规划管理比较及启示[J].水利经济,2012,10(06).

[3] 孟亚明,于开宁.李宗新.浅谈水文化内涵、研究方法和意义抢抓西部开发良机发展定西水利事业——定西水利事业发展前景的探索和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04).

[4] 李国英.毕凤强.付夏鸥.大力传承发展和弘扬黄河水文化为推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提供先进文化支撑——在首届黄河水文化论坛上的讲话[J].治黄科技信息,2012,11(06).

猜你喜欢
新时期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
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新时期国产武侠传记片的发展之惑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