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恐怖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2015-05-30 05:36李世聪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毛蚶甲肝李斯特

李世聪

1901年伤寒玛丽事件——20个家庭受累,51人发病,3人死亡

玛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从爱尔兰移民到美国纽约。她在一户有钱人家找到了一份厨师工作。之后,她接触的每个人几乎都开始生病,有的甚至死亡。1901年,她帮曼哈顿一个家庭做饭,这家人开始出现发烧和腹泻,一名洗衣工因此死亡。接下来她为另一家人工作,这家子8人中有7人染上了伤寒。1904年,她在长岛找到一份新工作,两周内11户家庭中有6户因伤寒住院,她不得不再次换工作,又造成另外3个家庭的感染。卫生官员乔治·索珀经过调查,认为是玛丽造成了这场疾病的流行。但在当时,健康无症状带菌的现象在学术界仍不明了。玛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愤怒,拒绝提供排泄物进行检验。

纽约市健康部门派遣萨拉·约瑟芬·贝克医师和玛丽约谈,但她却认定这是“毫无理由的骚扰,因为她没犯下任何过失。”数天后,贝克带着几名警察,带走了玛丽并暂时监禁。在询问中,玛丽说她在做饭时几乎不洗手,因为她觉得这根本没必要。对她的尿液和粪便检查后,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伤寒带菌者,因此她被安置在北兄弟岛的医院隔离3年,并且要求她在离开后不得任职与食物有关的职业。

1910年2月19日,玛丽离开了医院,成为一名洗衣工。然而洗衣工的工资比厨师少多了,于是她改名为“玛丽·布朗”,重新回到了厨师行业。在接下来的5年中,她在许多厨房工作过。只要她工作过的地方,伤寒都像雾霾一样蔓延。1915年,她在纽约的斯隆妇科医院掌厨,使25人感染伤寒,其中2位不治身亡。公共卫生主管机关再次将她逮捕,判处终身隔离。人们已经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因玛丽而感染上伤寒,最后确认有3人因她而死。

伤寒玛丽事件提醒我们,在做饭和吃饭前,用肥皂洗手非常必要,同时,把食物彻底煮熟、煮透也能降低感染伤寒的风险。

1988年毛蚶引起的上海甲肝感染暴发事件——310 746人发病,31人死亡

1988年1月至3月,上海市发生了一次大型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事件。从1月19日开始,发病人数与日俱增。2月1日,日发病量高达19 013例。流行期间的1月30日至2月14日,每天发病人数均超过10 000例。据统计,当年共有310 746人发病,31人直接死于本病。经过调查,确定这起疫情由毛蚶携带的甲型肝炎病毒所致。在确定了病因后,政府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禁捕、购、销毛蚶,教育市民不生食毛蚶,防止污染水源和食品,等,使疫情在3个月内得到控制。

此次甲肝暴发流行的特点是,一是来势凶猛,发病急;二是病人症状明显,大多数患者转氨酶在1 000单位以上,90%以上的病人出现黄疸。发病主要集中在市区,人群分布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的占83.5%,4.80%以上的病人有食用毛蚶史。

预防感染甲肝病毒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防范措施。

1.对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2.接种甲肝疫苗。

3.发现甲肝病人应及时报告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有效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2000年雪印牛奶引起的日本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事件——1.4万人发病,1人死亡

2000年6月至7月,日本关西地区共有1.4万人由于饮用日本雪印乳业公司生产的低脂牛奶而中毒发病,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其中有一名84岁的老太太,在喝牛奶中毒后引发其他的并发症而去世。

雪印乳业公司成立于1925年,是日本最大的牛油奶酪生产商,旗下除乳制品外,还生产冷冻食品和酒等。雪印乳制食品公司在全国拥有35家工厂,是一家素来拥有良好声誉的厂家。为什么出现毒牛奶事件呢?经过查证,是由生产牛奶的脱脂奶粉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引起。事发后,雪印问题牛奶在日本引发了持续性的恐慌,雪印乳业的负责人不得不辞职谢罪,当年雪印乳制食品公司首次出现亏损,亏损总额高达475亿日元。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其引发的食物中毒以夏秋季为主,引起中毒的食品可以是剩饭、凉糕、奶油糕点、牛奶及其制品,也可以是鱼虾、熟肉等常见食品。

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防范措施。

1.避免带菌人群对食物的污染,对有手指化脓、化脓性口腔炎、口腔疾病的食品从业人员应暂时调换工作。

2.患乳腺炎奶牛的奶不得供饮用或加工奶制品。

3.剩余饭菜及时低温冷藏处理,尽量缩短剩余饭菜的存放时间,存放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食用前充分加热。

2011年豆芽引起的德国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感染暴发事件——3 999人发病,50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5月26日通报,德国发生一起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暴发疫情,提醒各国关注。这起疫情首先在德国北部地区暴发,仅汉堡医院就有3 496名病人被诊断为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其中852人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症。德国罗伯特-考赫学院通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病例累计达3 999例,死亡50例。除了德国,瑞士、波兰、荷兰、瑞典、丹麦、英国、加拿大及美国亦出现散发病例。这些国外病例绝大多数都曾在德国逗留或在德国与已经感染上病菌的人有过密切接触,此次暴发的大部分病例为成年人,女性占2/3。

罗伯特-考赫学院确定传染病菌型号为O104:H4。最初该病菌被认为来源于西班牙产黄瓜,后经严密调查最终锁定传染源为下萨克森一家工厂生产的豆芽。德国政府有关部门追本溯源之后发现该工厂从埃及进口的葫芦巴种子遭受污染。

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多出现在夏秋季,日常生活中预防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要严格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不吃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牛奶、肉等动物性食品。

2.不吃不干净的水果、蔬菜。

3.剩余饭菜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防止食品生熟交叉污染。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2011年香瓜引起的美国李斯特菌感染暴发事件——72人发病,13人死亡

2011年,美国出现由李斯特菌污染香瓜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全美共有72人患病,其中13人死亡。这是美国自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称,全美18个州出现李斯特菌感染病例,13人确认因感染李斯特菌死亡。另有3例死亡病例疑似与李斯特菌存在关联,分别发生在新墨西哥州、堪萨斯州和怀俄明州。

李斯特菌是常见致病菌,但比常见的沙门氏菌和某些大肠杆菌更为致命,一旦感染,轻则出现发烧、肌肉疼痛、恶心、腹泻等症状,重则出现头痛、颈部僵硬、身体失衡和痉挛等症状。健康人群感染李斯特菌后通常病情轻微,但老年人、孕妇以及免疫系统虚弱者病情通常较重。它能引起孕妇“流感样”症状、死胎、早产、菌血病,还可导致成年人脑膜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等。按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说法,老年患病者的死亡率达20%。它生命力强,能在低温环境甚至冰箱中存活。

预防李斯特菌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彻底煮熟动物生肉,如牛肉、猪肉、家禽肉。

2.食用生蔬菜时,要彻底洗干净。

3.避免在冰箱内长时间存放食物。

4.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5.在处理完未煮熟食物后,要将手、刀和砧板洗干净。

2012年草莓引起的德国诺如病毒感染暴发事件——1.12万人发病,0人死亡

2012年9月,德国东部地区多个州陆续有学生出现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据德国《图片报》报道,自9月20日起,德国柏林、勃兰登堡、萨克森、图林根、萨克森-安哈尔特5个州陆续出现食物中毒事件,300多所学校共4 000名学生吃过学校提供的饭菜之后,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中毒症状。为了防止病情的继续扩散,部分学校被迫停课。至10月初,食物中毒的学生持续增加,达到1.12万人。

这是德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食物中毒事件。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已确认,诺瓦克病毒是造成此次疫情的元凶,而从中国进口的草莓极有可能是诺瓦克病毒的源头。

诺如病毒为杯状病毒,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品如绿叶蔬菜、新鲜水果、贝壳类和诺如病毒暴发关联性较大。即食食物,如三文鱼和沙拉,也常引起诺如病毒感染的暴发。

预防李斯特菌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重点关注厨工。53%的诺如病毒暴发源头是感染病毒的厨工。此外,大多数的暴发是因为在饭店加工制作过程中食物被污染引起的。

2.饭前便后用肥皂仔细清洗双手。

3.彻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4.食用牡蛎和其他贝类要彻底

煮熟。

5.呕吐或腹泻后清洗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

猜你喜欢
毛蚶甲肝李斯特
灌云县2001—2018 年出生儿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水温、底质对不同规格毛蚶潜砂行为的影响
毛蚶增殖放流技术
2种升温方式对毛蚶呼吸代谢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吃错海鲜,小心得肝炎
春季甲肝高发需谨慎
毛蚶蛋白抗肿瘤活性研究
保持肃静
爱之梦
疫苗与丙球 冤家莫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