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2015-05-30 10:48柳运海唐学彬侯义梅��杜超群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工林

柳运海 唐学彬 侯义梅��杜超群

摘要:合理的造林密度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获得人工林优质速生丰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充分发挥日本落叶松林分最大的生产潜力,2005年3月,在建始县高岩子林场开展日本落叶松造林密度对比试验,分析造林密度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包括对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保存率等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初植株行距以3 m×2 m的单位面积收益最大。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造林密度;人工林

中图分类号:S791.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6-0001-03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是我国北方及中北亚热带高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适应生产上的需要,为北亚热带山区日本落叶松林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3月,在恩施州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开展日本落叶松造林密度对比试验。根据原长岭岗林场20株日本落叶松树干解析木资料分析,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时期出现在植苗后5~9 a,最早出现在第5 年,最晚出现在第9年,高生长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出现缓慢生长期;造林后7~9 a为胸径连年生长量急剧下降阶段,因此采用日本落叶松9 a生时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试验地概况

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地处东经109°40′,北纬30°46′,海拨1 200~1 980 m ,土壤为石灰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棕壤,土层厚度1 m 左右,土壤疏松、肥力高,腐殖质较多,pH 值5~6。年平均气温 9 ℃ ,极端低温-10 ℃,极端高温29 ℃,初霜期10月上旬,终霜期5月上旬,年降雨量1 500~1 800 mm,相对湿度85%以上,年雾日较多,全年无霜期203 d,日照时数1 5329 h。暖温带气候,极适宜日本落叶松生长。

2试验设计与方法

2.1试验设计

造林密度与株行距大小密切相关,有时用株行距作为造林密度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经营水平和立地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30 m×25 m (处理1),30 m×20 m(处理2), 25 m×20 m(处理3),20 m×20 m(处理4),20 m×17 m(处理5),20 m×15 m(处理6)共6种不同的株行距,3 次重复,共18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50 m×200 m,小区与小区之间用五行柳杉隔开,均采用2 a生Ⅰ级苗木造林。

2.2测定方法

2.2.1生长量的测定

对小区内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计算出每个小区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

2.2.2单株材积

按湖北地区日本落叶松二元材积式计算:

V=0000 051 082 956 89 D1857 298 121H1017 901 505;V表示材积;D表示胸径;H表示树高。

2.2.3小区材积

先计算出小区内每株的材积,再把小区内所有株数的材积汇总,得出小区材积。

2.2.4保存率

单位面积造林保存株数与造林初植株数之比。

湖北林业科技第44卷

第6期柳运海,等: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造林密度生长及保存情况

2014年11月分别对小区内9 a生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计算出每种处理每次重复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小区材积、保存率,其结果见表1。

3.2不同密度对生长性状及保存状况的影响

利用SPSS19.0软件对表1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可知:不同处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小区材积、保存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不同的密度对日本落叶松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小区材积、保存率的影响较大。

3.3多重比较

用LSD法作多重比较(表3),可知:每两个处理之间在胸径、单株材积的表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表现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1的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是处理2的102倍、104倍,处理1的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是处理6的145倍、220倍;处理1与处理2、处理5与处理6之间在树高的表现上无差异,其它的处理与处理之间树高存在显著差异;处理1与处理6、处理3与处理4、处理4与处理5、处理5与处理6之间在小区材积的表现上均无差异,其它的处理与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处理2的效果最好,处理3和处理4次之,处理5和处理6较差,处理1的效果最差,究其原因处理1的栽植株数最少;处理1与处理2、处理3与处理4、处理2与处理5、处理5与处理6之间在保存率上均无差异,其它的处理与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以处理1和处理2的效果最好,其保存率均能达到90%以上,处理3和处理4次之,其保存率达到85%以上,处理5和处理6最差,其保存率分别为8277%和8104%。通过多重比较,从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小区材积、保存率等5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以处理2的效果最好,处理3和处理4次之,处理5和处理6较差,处理1的效果最差。

综上所述,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造林密度对树高影响较弱,因为侧枝不发达、主干明显、生长快的特点;造林密度对平均胸径呈反比,密度越大,平均胸径越小;造林密度对单株材积的影响,密度越大,单株材积越小,因为单株材积与胸径的相关性最密切;造林密度对保存率的影响,密度越大,保存率越低,主要是竞争引起的。这与杉木的密度规律基本一致。

4结论

通过对9 a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6种造林密度林分5个主要因子的研究分析得知, 不同造林密度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小区材积、保存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从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小区材积、保存率等5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以处理2(株行距30 m×20 m)的单位面积收效最大,处理3(株行距25 m×20 m )和处理4(株行距20 m×20 m )次之。

林分密度是合理结构的数量基础,对人工林生产力具有显著的影响。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造林密度对树高影响较弱,造林密度对平均胸径、单株材积、保存率呈反比,密度越大,平均胸径越小,单株材积越小,保存率越低。

参考文献

[1]黄宝灵,吕成群,蒙钰钗,等.不同造林密度对尾叶桉生长、产量及材性影响的研究.林业科学,2000,(1).8190.

[2]田志和,董健,王喜武. 日本落叶松育林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责任编辑:郑京津 )

猜你喜欢
人工林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我国人工林生态轮伐期探讨
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对策探析
辽东山区3种人工林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响应
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山东泰山3种人工林小气候对比分析
除草对人工林生产力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可持续经营
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
27年生江南油杉人工林天然更新及其幼苗生长特征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