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2015-05-30 18:36潘静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护理服务血液透析健康教育

潘静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的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服务的质量影响。方法:抽取52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正常护理,观察组进行教育干预,12个月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情况改善明显。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有利。

关键词:血液透析;健康教育;护理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30-01

慢性肾衰竭是一类常见的临床病状,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一般是血液透析法,采用这个方法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尽量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第二就是全面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近些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规律血透的患者生存时间渐渐变长,但是并发症的随之增多,却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现如今,血液净化领域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如何能够有效的提高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对系统健康教育的研究对此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献采取的方法是,在新加入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52位,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观察12个月后,对比两个小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营养情况、运动以及社会角色等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尿毒症患者52例,女19例,男33例,年龄平均在(43.2-1.9)~(43.2+1.9)之间;透析时间在3至132个月,透析频率为2~3次/周,每次2~4个小时,透析溶液采用的是碳酸氢盐。所选取的尿毒症患者里,有原发性慢性肾炎28人、高血压肾病7人、糖尿病引发的肾病6人、慢性肾盂肾炎11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别较大,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从广义上来说,健康教育是一个具体的、综合的、连续的干预系统,健康知识的普及方式也很灵活,根据教育对象文化程度的不同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如下所述:

1.2.1心理健康教育 从生理意义上来说,维持性血透只是延长了生命,在治疗和挽救生命上不具有太大的意义。所以,为了避免临床透析患者产生忧郁、消极、焦虑、恐惧甚至逆反心理,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健康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护理健康干预是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健康指导,会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反应和心理行为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指导,尤其是在诱导透析的时期,患者将接受治疗方式的转变,这无疑是对患者心里和生理的双重考验。患者在这一敏感时期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紧张、伤心等心理反应,护士在进行干预之前应该和患者做好取得信任的工作,主动跟患者进行耐心的、细致的沟通,讲解病情以及血液透析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1.2.2饮食健康教育 血透时间长了会导致非常严重的营养不良,这大大影响了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生存率。引起营养不良有很多原因:患者本身体质、血透时营养物丢失、透析不完全以及感染并发症等。除此之外,尿毒症患者在透析之前,体内会残留一部分毒素,这部分毒素容易使患者引起食欲不振、呕吐、恶心等反应,加上患者进食少,热量不够,长期的饮食限制导致蛋白质缺失,导致自身的组织细胞分解。最后,透析治疗以后,一些患者习惯性限制饮食,加重了营养不良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一方面使透析做充分,另一方面放宽饮食限制,增加能量以及蛋白质的摄入。

1.2.3治疗完成之后的健康教育 透析完成之后,轻轻按压透析时穿刺的部位10至20分钟,抬高患者做手术一侧的身体,然后观察穿刺部位另外一边的肢体血液的运输情况,防止包扎过紧。不得在内瘘侧进行抽血、静脉穿刺、测血压、静脉推注高渗液体或者使用抗凝的药物。教会患者判断内瘘血管里的血液流通情况的方法,避免内瘘血管闭塞以及损伤,注意患者保暖,常进行握球运动。

1.2.4服药方面的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根据不同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病情服用不同的药物。在进行血透之前要把患者需要服用的降压药物带进血透室,上机前测量一下血压,给血压高者服用,血压正常或者偏低的患者不可服用,避免使患者出现药物性低血压症状。护理人员还需要给贫血的患者定期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注射,并观察是否有药物的不良反应,仔细叮嘱患者要定期进行血常规化验、血压值测量,防止对患者的肾脏造成药物性的损害。服药过程中一旦出现不良反應,必须立马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2.5出院以后需要进行的健康教育 对出院的患者定期做电话回访工作,在社区医院宣传健康教育,例如发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或者肾友手册,及时提醒患者血透的时间和次数,对患者指导教育如何做好自己的指标记录,包含入液量、干体重等,出院患者也需要定时监测血糖血压等等。

1.3生存质量评判标准 我们的实验进行12个月,12个月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生存质量的测定和对比。评判标准是美国医学研究所制定的包括8个维度、36个项目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测试维度包括躯体功能、疼痛、躯体角色、活力、总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最高的分数是100分,最低的分数是1分。最后根据维度测试后所得到的总的分数来判断生存质量的高低。生存质量低是指得分低于70分,70分~80分判别为生存质量居中,80分以上被判别为生存质量高。综合来说,分数越高,生存质量越好,生活质量也越高。

1.4统计学方面的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本研究做统计学分析研究,计量资料表示为x+s和x-s表示,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p<0.05时表示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2、结果

对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12个月以后,所做的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测试结果表示,观察组的患者不论是从心理健康、营养状况方面,还是从社会角色方面看都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3、讨论

3.1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 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健康这一定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没有任何疾病这一范畴,更加增加了人们在现今社会里能够以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生活下去的定义。医学上不仅重视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护理,更加在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高低。经过正确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以后,患者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和相关护理知识,与护士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增加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不再被动治疗,而是主动积极配合透析,最终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提高。

3.2健康教育对患者社会功能评价的影响 观察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护理的干预之后,健康知识有所提高,生活方式明显改善,社会行为的发生和社会关系的处理能力也明显提高,也建立了正确的运动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明显和谐很多,这大大改善了患者的心情,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3.3健康教育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经过健康教育护理的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指标是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这说明增加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之后,患者能够更好的和护理人员沟通,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倾听患者的心声,更好的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并且在患者出现不好的情绪的时候,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缓解疏导,告诉患者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发泄内心的消极情绪,使患者尽早改善心情,经常处于心情美好的状态。

4、结论

综合上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有两个:一是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健康教育;二是指导患者科学饮食。这次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减少了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更加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蔡善荣,李鲁.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研究概论[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10,16(1);4-6;

[2] 陆福明,薛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J].中华肾脏病杂质,2012,15(5):321-321;

[3] 吴艳青,邢伟,张立国.临床路径在维持性血透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质,2010,10(5):1028-1028.

猜你喜欢
护理服务血液透析健康教育
养老机构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13例产后跌倒原因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