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PICC肿瘤化疗病人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2015-05-30 22:10薛静陈璇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信念导管化疗

薛静 陈璇

摘要:通过对文献回顾性分析,总结归纳了肿瘤化疗病人留置PICC期间,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方法、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等具体情况,为今后更好开展PICC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肿瘤化疗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38-0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作为肿瘤病人重要的静脉化疗通道, 导管尖端直接到达上腔静脉入口处,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微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为广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提供稳定的无痛性静脉输液通道[1-2]。

1.留置PICC肿瘤化疗病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化疗是个持续的过程,肿瘤病人的化疗间歇期一般为2周~3周,病人常常选择带管回家休养,利于身心健康和融入社会,病人出院后往往对护士交代的注意事项重视程度不够,遇到突发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没有护士的监督,常常忘记换药和冲管;有些病人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当地级别较低的医院对PICC的维护并没有形成专业化和系统化的体系,到大医院交通不便利,导致导管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是导致病人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和留置时间缩短的重要原因[3]。导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与病人自身有关的因素包括:置管侧肢体过度活动导致静脉炎;消毒不彻底、固定敷贴潮湿不透气、出汗后未及时更换;置管侧肢体活动频繁、导管固定不牢以及更换敷料时用力过猛会引起导管脱出和移位;封管、冲管方法不当或不及时冲管导致血栓形成,引起导管阻塞[4]。

2. 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2.1知信行理论

知信行理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KAP 模型论是一个从灌输有关知识到改变不良行为的完整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知识、信念、行为及两个飞跃——即从知识到信念的飞跃,从信念到行为转变的飞跃。要改变不健康行为,达到形成健康行为的目的,必须有知识和学习作为基础,有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信念作为动力。

2.2健康信念理论

健康信念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Rosenstock首先提出 [5]。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其关于疾病与行为的信念决定的,当人们感受到疾病的威胁,并且认为采纳行为可以预防或控制疾病,才有可能引发行为的发生。把健康信念应用到PICC 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是让患者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关键 。

3.目前国内留置PICC肿瘤化疗病人的健康教育模式

金琳[6]认为,P D C A循环管理够满足PICC置管患者在不同阶段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但对健康教育者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汪洋[7]研究显示,临床路径能够使PICC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提高、有利于患者的满意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周俊[8]等认为,对置管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全程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患者对PICC操作的接受程度高,增加了护患沟通与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马华等[9]认为,实施家庭健康教育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满足了患者健康需求,患者出院后对留置导管进行定期、有效的维护,可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解决了出院患者的后顾之忧。陈燕辉等[10]报道,采用Orem自护理论对PICC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4.健康教育方法

文琼等[11]报道,根据患者接受能力的差异制订一系列的温馨健康教育卡,卡片的内容包括导管的优越性、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出院指导等内容。发放健康教育卡能够指导和帮助患者掌握 PICC的相关知识,提高肿瘤患者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能够体现整体护理内涵,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边春鸽[12]等制作了含外周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彩色解剖示意图,附加几张相關并发症图示,采用口头宣教结合图示教育法对103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行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缓解患者负性心理,降低并发症。还有通过静脉小组建立网络管理平台,与出院带管患者相互沟通交流,通过电话、短信、视频等形式进行维护指导和导管实时观察。

5.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进展

目前先进国家的护理已研究和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以有效地保证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升病人健康行为,我国由于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缺乏在该方面的研究完善健康教育评价标准是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后进行评价,根据患者掌握的程度随时调整健康教育方法, 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我国对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标准的研究比较少,包家明[13]等参照美国Marion j 2000年护理评价分类系统及国际通用的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制定腹部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杨芳[14]参照美国Marion,J.2000年护理评价分类系统(NOC)及国际通用的IS09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框架,分别构建术前、术后健康教育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医院健康教育晓率未达到预期目标,护患使用率低,主要是在我国还未建立一系列健全、规范化的医院健康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健康教育成为维持和促进人类健康的手段之一,至今已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有调查[15]显示目前国内医院85%未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87%临床护理工作者认为,我国各医院中普遍缺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健康教育管理标准体系;95%省级、市、地区医院护理工作者认为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可在不同等级的医院、社区服务站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90%护理工作者认为,有必要参加系统化、连续化的健康教育培训班。

国内PICC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效果评价均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无法满足我国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目前采用的指标无法及时、有效、全面地说明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利于护理过程质量控制和专科护理的发展。从构建PICC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着手,将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紧密结合起来,将突破临床护士对健康教育概念模糊的瓶颈,是PICC健康教育向规范化迈进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 吕霞,焦月新,洪晓靑,王建华,彭佩玲,胡红英.《健康教育单在PICC置管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 (11): 5-6.

[2] 安志洁,陈鹏,侯静.《PICC置管病人家庭护理手册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8,8(5): 44-45.

[3] 宁文文,高勇,冯小霞.癌症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术置管后带管回家的护理[J].中国全科医学,2011,1 4 (7B) :2295-2297.

[4] 王亚玲.PICC在临床中应用中的并发症及相应对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8): 1689-1692.

[5] Becker MH,Maiman LA,Mirseht JP,et al.The health belief model and prediction of dietary compliance:A field experiment [J]. J Health Soc Behav,1977,18(4):348-366.

[6] 金琳.PDC循環在PICC置管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J ].家庭护士,2007,5(4):83-85.

[7] 汪洋.临床路径在PICC置管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2):12 70-1271.

[8] 周俊,陈萍.个性化健康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专科版),2 010,9(2):120-121.

[9] 马华, 徐继红,林素英.家庭健康教育在P ICC置管远期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2):25-26.

[10] 陈燕辉,张瑞春.Orem自护理论在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9):3202-3204.

[11] 文琼,任道琼,黄祥菊,等 .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9):43-44.

[12] 边春鸽,赵苗红.图示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13(4):402-404

[13] 包家明,李剑媛,尹萍.腹部手术病人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J]护理研究,2003,17(8):9 11-913.

[14] 杨芳,包家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指导标准的设计与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23 (7):8-l0.

[15] 包家明,周一汝.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应用[J].护理研究2002,12(7):374-375.

猜你喜欢
信念导管化疗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跟踪导练(二)(3)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