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心理康复的影响

2015-05-30 22:10庄蓉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

庄蓉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心理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实施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自尊水平以及心理康复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自尊水平有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患者为92.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心理康复;自尊水平;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42-02

據相关医学方面文献报道,针对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必须实施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之后依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从而对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改善心理康复作用[1]。本研究对近年医院收治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心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心理康复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针对在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80例精神分裂症症患者,符合临床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观察组中,男性有26例,女性有1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5±10.3)岁;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性有25例,女性有15例,患者年龄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5±10.3)岁;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对比,没有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使患者可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患者对生活的兴趣,需要依照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变化,对患者临床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强化并发症预防,做好临床护理干预。

观察组中,应用心理干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消除患者恐惧心态,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对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可以正确认知自己的病态表现,提高患者对外界的应激能力,纠正患者懒散生活不良习惯,可以积极治疗精神分裂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并可以利用录像、图书以及知识讲座的形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可以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交训练,进行小组模拟练习,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外界的应激能力。最后,评价分析两组临床干预效果。

1.3评定标准

可以根据自尊量表(SES),分析患者护理干预后 SES评分,评定两组心理康复效果。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心理康复效果,根据PTSTD进行临床干预效果评定,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领域、整体生活质量领域中,根据传统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显著好转、无效对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做疗效评定。

1.4统计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结果处理,可以采用统计学SSPS20.0版本软件,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x2检验;对于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X±s),两组数据差异对比P<0.05,则代表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自尊水平变化

对于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发现,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经心理干预,患者自尊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康复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2.1两组干预后心理康复效果对比

观察组经心理干预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心理康复疗效较高,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7.5%;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 (P<0.05)。如下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疾病的患者大多都是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其病情较为严重,并且具有难治愈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患者往往在身体承受病痛的折磨外,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比如焦虑、恐惧、抑郁、自卑、孤僻等,这非常不利于患者的康复[4]。基于此,我们提出在常规疾病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其主要护理内容包括:(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在心理状态上表现为心理障碍,这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了不良影响,医护人员应以热情、耐心对患者提供帮助,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在沟通中保持亲切态度,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并积极指导患者对自己心态进行调整,以积极心态接受临床治疗[5]。(2)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在患者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过程中,一定要对患者心理有详细了解,认真倾听患者倾诉,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就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能够对患者身心需求有效满足。医务人员还可以通过宣传页、书籍以及视频资料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这对于克服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对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自尊水平,改善患者心理康复疗效,有效率达到92.5%,对照组有效率67.5%,两组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降低发病率,改善患者自尊水平,取得良好应用效果,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适应社会,促进患者心理康复,发挥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充分证实,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卓剑芳,杨婕,赵燕华,陈有彩,梁燕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J].现代医院,2011,01:150-151.

[2] 赖小玫,秦千子,李爱平,郭伟能,韦艳灵,许艳子.社区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42:4303-4305.

[3] 潘淑先,曾波涛,王冠军.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应对方式、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2,06:502-503+506.

[4] 刘光凤,曹禺,王旸.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9,04:267-269.

[5] 陈玲玲,王秀华,任志斌,陈静娜,潘雪梅.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3,13:41-42.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松弛治疗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干预的效果观察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