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辅助治疗脑膜瘤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5-30 01:49成刚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脑膜瘤脑水肿高压氧

成刚

摘要:目的:对高压氧辅助治疗脑膜瘤术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脑膜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NIS评分及B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膜瘤手术患者进行高压氧疗,可有效缓解脑水肿症状,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压氧;脑膜瘤;脑水肿

Abstract: objective: the hyperbaric oxygen auxiliary treatment of meningioma paper discusse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ain edema after surger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110 patients with meningioma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NIS score and BI index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meningioma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cerebral edema, promote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hyperbaric oxygen; Meningioma. Brain edema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77-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10例脑膜瘤术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为38~60岁,平均年龄为(49.3±5.1)岁;肿瘤直径为7~14cm,平均直径为(10.4±1.2)cm。观察组55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为42~60岁,平均年龄为(51.3±4.7)岁;肿瘤直径为8~12cm,平均直径为(9.8±0.4)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脑膜瘤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止血、脱水、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高压氧疗,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之后,以高压氧舱群对患者开展高压氧疗,压力为2ATA,持续吸纯氧70分钟,一天1次,根据患者的病情持续10~20天。

1.3疗效评价

①脑水肿分类:按照切除肿瘤的最大直径,水肿的明显平面及测量的水肿宽度对脑水肿进行分类:无水肿:经CT或MRI检查无水肿带,记0分;轻度水肿:水肿的宽度<2cm,记1分;中度水肿:水肿宽度为2~3cm,记2分;重度水肿:水肿宽度>3cm,记3分。②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按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會议(1995年)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neuro-function deficit score, NFD)进行评分[2]:轻度:得分为0~15分;中度:得分为16~30分;重度:得分为31~45分。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正常:得分100分;轻度障碍:得分为61~99分;中度障碍:得分为41~60分;重度障碍:得分<40分。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以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水肿体积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3天的脑水肿体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天、14天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1所示。

2.2NI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S评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N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2所示。

2.3BI指数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I指数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3所示。

3讨论

脑膜瘤为颅内良性肿瘤,临床多采用手术切除,多因血脑屏障破坏及肿瘤压迫引起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及脑细胞缺氧、缺血引起细胞毒性脑水肿等引起神经结构破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脑灰质静脉端氧在常压条件下的有效弥散半径约为30?m,而在高压条件下可为100?m,有利于促进有氧氧化,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缺血状态,增加能量,缓解细胞水肿症状。再加上高压氧能够有效保护神经细胞,促进受损脑细胞的重塑与再生,有效改善微循环,改善脑水肿症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N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脑膜瘤术后患者进行高压氧辅助治疗可有效缓解脑水肿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雷,魏盾,崔晓亮,等.高压氧治疗脑膜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166-167

[2] 陈世超,孙伟健.颅内肿瘤瘤周水肿相关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0):1483-1485

[3] 张香菊,王强,徐伦山,等.高压氧辅助治疗脑膜瘤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13):1689-1690

猜你喜欢
脑膜瘤脑水肿高压氧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自由基的变化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疗效观察
凋亡相关基因BAG-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