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致DIC形成抢救成功和护理体会

2015-05-30 01:49董新萍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尿管出血量产后

董新萍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81-01

产后出血是产科孕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凡是胎儿娩出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500ml以上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生命危险甚至死亡。于2011年4月我科成功地抢救了1例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并发DIC的患者,该患者为急性型DIC,病情危重,曾一度出现陈氏呼吸,通过我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挽回了患者的生命,现将急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朱喜琴,39岁,住院号:93902,于2011年4月12日,门以“孕足月待产”收入院。查体:T36.9℃,P84次/min,R20次/分,BP120/70mmHg。患者一般状态好,无贫血外观。产科检查:腹围94cm,宫高28cm,胎方位LOA,胎心140次/min。無宫缩,胎膜未破,宫颈管未展平 ,S=-5。入院后严密观察产程及胎心变化,于2011年4月12日7:00PM开始出现规律宫缩,2011年4月12日10:50PM宫口开全,10:58PM自然娩一体重3000g男婴,重度窒息,经清理呼吸道吸氧、人工呼吸、胸外按压、肌注纳洛酮,静推碳酸氢钠等抢救后发出轻微哭声,阿普加评分7分,转儿科治疗。胎盘胎膜完整娩出。当时阴道流血不多,于产后1小时左右出现阴道大量流血,继而腰痛,恶心、呕吐、寒战,血压测不到,脉搏摸不着,查子宫轮廓清楚,但收缩欠佳,给予按摩子宫,快速输液,静滴2%缩宫素,舌下含米索1片,小胡入地塞米松20mg,西地兰0.4mg,碳酸氢钠10g,氢化可的松200mg等抢救,并给于留置尿管。患者病情继续加重,出现烦躁不安,阴道多量流血,肉眼血尿,尿量少,约100ml,测血压BP:80/60mmHg,脉搏158次/分,胸部及颈部密集的出血点,血常规示:WBC:14.8×10~9,HGB:111g/L,PLT:105×10~9,生化全项:LDH:705U/L,CK:307U/L,HBDH:613U/L,CK-MB:145U/L。

2护理措施

2.1扩充血容量

2.1.1常规急救与护理 尽快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严密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神志的变化,以及皮肤颜色及皮肤粘膜有无出血,及时发现出血、血栓栓塞及心衰、肾衰、脑水肿等器官功能损害的迹象,给予相应的有效处理。尽量减少袖带血压计测血压的次数,以防皮肤出血。

2.1.2准确记录及监测失血情况,同时观察有无血凝块、血液性状、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等。一般情况下每3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对于出血多的产妇给予称重法,准确记录出血量。此产妇产后出血的特点是:宫缩时出血量少,宫缩乏力时出血量多,开始先在子宫腔内和阴道内出血,以后流出血量呈暗红色和有血凝块,并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出现急性出血性休克症状,如面的苍白,脉搏快速,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等。

2.1.3及时应用宫缩剂和止血剂,产后应持续静脉给予宫缩剂,以维持血中浓度,并及时给予止血剂,防止出血。

2.1.4按休克患者抢救。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新鲜血液及血浆补充血容量,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静滴多巴胺20mg,患者产后体质弱,消耗大,同时给予补液,输入5%葡萄糖及等渗盐水。

2.1.5严格记录出入液量。给予患者留置尿管,记录尿量,如尿量≤30ml/h,提示肾脏灌注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速尿20mg静脉注射,保持肾脏功能,恢复肾脏灌注。

2.1.6实验室参数监测。血常规血小板、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全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肌酐及肝功能参数。通过这些动态信息的提供,采取相应的急救和治疗措施。

2.1.7减少有创性操作。尽量减少有创性检查和治疗,静脉穿刺或注射力争一针见血,避免止血带捆扎过紧,并防止针头刺入血管外,保持输血输液通畅,减少重复穿刺,静脉穿刺拔除后,一定要压迫穿刺点5~10min防止出血。

2.1.8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4\L,注意鼻腔湿润,勿用手指挖鼻,防止鼻出血。

2.1.9准确执行抗凝医嘱。在补充凝血因子以前,可给予肝素12.5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20~30滴/min静点。(10)遵医嘱输新鲜全血、血小板、新鲜血浆以补充消耗的凝血因子。

2.2 合理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选用必须要考虑到肾功能的影响,严格按给药方法使用,保证药物在血液中有效浓度以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注意观察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2.3 基础护理

及时为患者保暖,保持衣服、被子的干燥和柔软。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而破损,护理动作要轻柔,避免使用粘滞性过强的粘膏,损坏皮肤。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患者温凉流质、半流质饮食,鼓励其少量多餐。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协助患者翻身,给患者取舒适卧位 。

2.4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要镇定,抢救工作要有条不紊,减少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安慰患者,鼓励其说出内心的忧虑和恐慌,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经过和治疗情况,适时可报新生儿给产妇看,取得其对治疗的配合,尽量减少并发症。

2.5 保持外阴清洁

在留置导尿期间,认真做好尿量的观察,要保持留置尿管的通畅,防止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同时要做好留置尿管护理,嘱病人多饮水,勤换会阴垫并清洁会阴,保持外阴清洁,以防尿路感染。

3 护理体会

3.1护士应精通业务,熟练常握DIC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症状及体征,这样才能配合医生,综合判断,做出诊断,取得抢救的时间。

3.2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DIC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复杂,护士应临危不乱,处事冷静果断,抢救过程有条不紊。

3.3过硬的操作技术,在抢救DIC患者的过程中尤为重要,过多的创伤性的操作会加重患者的病情。

3.4对所有抢救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剂量、浓度、方法、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要掌握,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赢得抢救时间。

3.5要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实验检查参数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为诊断、治疗、抢救和护理患者取得第一手材料。

4 小结

DIC是产科极为危急的并发症,能否成功抢救DIC的患者标志着一个科室医疗和护士水平的高低。此患者共计输血达8000多毫升,血小板40U,抢救工作很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有责任心,并运用熟练的专科知识,认真对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争分夺秒,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就能使患者转危为安。通过我们细致精心的护理,该患者康复出院,护理措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晏慧.产后初学的护理要点及体会 B.医药前沿2014,10-0316-02

[2] 李秀坤.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分析 B.医药前沿2014,10-0348-02

[3]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妇产科护理学(第二版):132-138

猜你喜欢
尿管出血量产后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