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泌尿系结石36例

2015-05-30 03:58李波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中老年中西医结合

李波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中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加以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有效治疗中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中老年 泌尿系结石

【中图分类号】R714.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05-01

泌尿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结石分布范围较广,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尤以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最为多见[1]。因结石的分布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存在较大差异,如膀胱结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排尿疼痛或排尿困难;而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典型临床表现则为肾绞痛和血尿,且在结石所诱发的绞痛发作前,患者通常没有任何感觉,但在劳作、剧烈运动等诱因作用下,突然出现单侧腰部剧烈的绞痛,并放射至下腹及会阴部,且可伴发恶心、呕吐、腹胀及不同程度的血尿[2]。针对中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我科经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临床收效显著,现将相关经验和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泌尿系结石的72例中老年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基础上,自愿参与本研究。将这7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为50~86岁,平均年龄为(69.2±3.7)岁,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为(2.2±1.3)个月。经诊断,单侧肾结石10例,输尿管中段结石9例,中下段结石10例,膀胱内结石7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52~85岁,平均年龄为(69.5±3.4)岁,病程1~4个月,平均病程为(2.4±0.9)个月。经诊断,单侧肾结石13例,输尿管中段结石8例,中下段结石7例,膀胱内结石8例。两组患者在例数、性别、年龄、病程和结石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进行比较。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具体包括(1)患者年龄≥50周岁。(2)患者主要的典型症状有腹痛、腰痛、血尿、排尿困难和尿路刺激综合征等。(3)具备典型的结石体征,即肾区叩击痛呈阳性,且沿输尿管走行有压痛。(4)经影像学及其他辅助检查,化验结果符合泌尿系结石的相关诊断要求。(5)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即患者入院后,予以肌注山莨菪碱注射液5~10mg,1次/d。肌注黄体酮针20mg,1次/d。并应用青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予以抗感染治疗。鼓励患者大量饮水,以稀释尿液,降低尿盐沉淀。观察组患者的西医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并在此基础上,服用三金排石汤进行治疗,方用鸡内金15g,石韦18g,金钱草30g,冬葵子15g,瞿麦20g,海金砂30g。针对刺痛明显、淋漓不尽患者,加用通草15g,生甘草10g,淡竹叶15g。对于血尿不止患者,加用生地15g,藕节15g,大蓟20g,小蓟20g,生蒲黄15g。将上述诸药水煎服,1剂/d,并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临床疗效加以评估。

1.4疗效评定方法

对临床疗效加以评估,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等4个标准。治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已消失,经B超或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结石已消失。显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已消失,经B超或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结石减少≥1/2。有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经B超或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结石减少<1/2。无效是指患者改善情况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有所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采取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经过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相关研究证实,泌尿系结石的发生与性别、年龄、遗传史、种族、环境、饮食习惯、尿路感染、水的摄入及尿液成分等均有关系[3]。对于中老年泌尿系结石患者而言,则具有症状不典型、难于及时就诊、病程进展迅速和临床并发症较多等特点,因此使患者饱受疾病困扰。单纯的西医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解痉止痛、抗感染和手术等方式。但临床实践发现,单凭西医治疗,患者易复发,且手术可能会對患者输尿管及肾脏造成损害。我科经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有效治疗中老年泌尿系结石,并具有简便易行、无创伤、安全有效和经济性强等特点,因此值得推广应用。中医理论通常将泌尿系结石归属为“砂淋”、“石淋”或“血淋”范畴,并认为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致使膀胱气化不利。因此,治疗应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方用三金排石汤可提升肾脏排泄功能,降低输尿管张力,增强输尿管蠕动,促进结石排出,因此可有效治疗各种类型泌尿系结石患者。

参考文献

[1] 张美丽,高韧,韩瑜. 中药化瘀排石汤联合西药利尿抗感染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4):3790-3793

[2] 舒金堂,吴君华. 自拟排石汤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4):56-57

[3] 王名南,吴社泉,夏汝年,等. 肇庆地区泌尿系结石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结石成分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 (7):152-153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结石中老年中西医结合
中老年锻炼者健康信念的访谈分析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治疗
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
分析应用泌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分析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对比
泌尿系结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