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泌乳量干预措施研究

2015-05-30 03:58李静雅李红恩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产妇影响

李静雅 李红恩

摘要:目的:研究相关干预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用spss11.0分析数据。结果:进行孕期培训、刨宫产术合理护理、乳房按摩、减少褥汗、保持良好的情绪、母婴身体健康、合理营养、保证孕产妇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合理干预可增加产后泌乳量。

关键词:产妇;泌乳量;干预措施;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06-01

母乳喂养是人类哺育婴儿的最理想方式,母乳是其它婴儿食品不可替代的最佳食品。据卫生部2010年5月6日资料显示,我国初产妇泌乳量相对较低。我国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大约是67%左右,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提到的8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纯母乳喂养率25%左右,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2002)提出的6个月内100%纯母乳喂养的目标差距较大。此外,国内外奶和奶制品质量也不容乐观。因此,探索、研究母乳分泌不足的原因及诱发因素,提高母乳喂养率刻不容缓,对孕产妇进行干预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下面我们将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初产妇泌乳量的影响。

1. 判断标准

泌乳量是一个弹性概念,自胎儿娩出开始启动,随后逐渐增多,10个月后又逐渐减少。泌乳量不足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妇幼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1992年规定,前3 d内母乳总量200 ml;每次哺乳时间30min;每日排尿6次;哺乳后仍有哭闹、觅食现象,凡有上述一项者视为乳汁不足[1]。

2.干预措施

2.1 母亲生活、工作环境干预

本次研究在经过对1532名初产妇的调查后发现,母亲生活、工作环境状况,对照组与干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环境越好,越有利于促进泌乳量的增加,主要表现在:长期进行户外活动,房子装修后过较长时间入住,居住环境周围绿化好、长期居住在空气清新地带等。

2.2认知干预

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认知干预可提高母乳喂养率。纠正其对传统做法(如忌口、过分避风、过分保暖等),让产妇及家属充分认识母乳喂养的好处,掌握正确的喂奶技巧,配合早开奶、多吸吮可促进早期泌乳量增多[2]。

进行孕期培训是认知干预的主要措施,通过培训让孕产妇熟悉分娩的每一个步骤,掌握分娩时的自我保健方法和要领,消除精神紧张和恐惧,充分发挥自身潜力,顺利完成分娩并成功进行哺乳。据陈满意[3]报道产前培训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刨宫产围手术期干预

近年来,由于围生医学的发展以及麻醉、输血和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妇营养强化,超重儿和巨大儿增多等现象,导致刨宫产数量不断增多。多数学者认为对剖宫产母亲术前、术中及术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均能促进泌乳量 [5]。因此,在剖宫产围手术期实施全面及时的护理干预,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并采用各种有利措施来提高母乳喂养率。

2.3 乳房按摩干预

产后乳房按摩是产科的一项新技术,在治疗泌乳量不足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妇因生产导致精神紧张、疲劳过度、气血虚弱等可引起产后泌乳量较少。通过乳房按摩(包括产前、产后), 增加了乳房血液循环,使乳房腺管通畅,同时,牵拉乳头反射性地促进脑垂体前叶释放催乳素,从而促进泌乳量增加[6]。

2.4 产褥期褥汗干预

产褥期褥汗即生产后的汗液分泌量,产褥早期,由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产妇穿着过厚,均使褥汗分泌过多,导致泌乳量减少。另外褥汗过多可引起产妇睡眠不足及情绪不佳,进一步加重泌乳量减少。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产后健康知识的宣传,使产妇及家属认识到褥汗虽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过多对泌乳量有严重影响[ 7 ],减少褥汗过多的措施有;①室温不要过高。②要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但要避免穿堂风。③产妇穿盖要合适,不要穿戴过多、盖的过厚,内衣裤要及时更换。

2.5 情绪干预

情绪改变可经过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乳汁分泌。如果情绪低落,错过泌乳启动的最佳时机则会导致泌乳量较少。故在产前因将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分析, 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并教会产妇和家属育儿知识及预防保健措施,使其都能充分认识到产妇的情绪对泌乳量的重要性[8]。配合产妇保持良好的情绪,以提升母乳喂养率。

2.6 母婴健康状况干预

母婴都拥有健康的体魄是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的前提基础。但一方身体欠佳,都可导致泌乳量减少,故应该做好以下工作来提高母乳喂养率:①合理搭配产妇饮食,增加产妇抵抗力。②保证产妇体力充分。③保证产妇居住环境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④教会产妇及家人科学育儿方法, 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8],故尽可能采取各种干预措施,保证母婴双方身体均健康,进而促进产妇泌乳量增加,保证母乳喂养顺利实施。

2.7营养干预

正常情况下,产后乳汁分泌量逐渐增多。但当乳母热量摄入不足,如节食等可使泌乳量减少到正常的40%-50%,并导致泌乳期缩短。结合产妇机体状况和对食物的需求,适量增加热能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如多吃蛋、奶、鱼、禽、瘦肉等,补充足量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汤汁类,多吃海带、猪蹄和穿山甲[9]等,同时避免摄入退奶食物,如韭菜、麦芽水、麦片、人参等均有利于泌乳量的增加。

2.9 不同喂养方式干预

有报道指出,按需哺乳可将泌乳时间提前并产生更多的乳汁。即完全根据婴儿哺乳需要和母亲乳胀感进行喂养,这样有利母亲分泌更多的乳汁。同时,当婴儿吸吮无力或吸吮次数不足时进行挤乳刺激能有效提高72h后母乳喂养成功率[10]。因此,在婴儿喂养过程中,实施按需哺乳有利于泌乳量的增加。

3.结论

3.1全方位综合干预 要保证母乳喂养成功实施,必须从孕期教育培训、乳房的准备、产后正确合理的护理、良好的情绪保持、母婴健康状况的改善、营养的保证、孕产妇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提供、按需哺乳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

3.2加强孕产妇自身保健 孕产妇应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提前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多食用绿色食品、多穿宽松[11]棉质内衣、房子装修后过相对较长时间入住,多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和高质量的睡眠,正确进行乳房按摩,做好围产期保健。合理营养,尽早开奶,母婴同室,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以减少出汗量,保证婴儿身体健康,以提高母乳喂养率。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育儿方式,但泌乳量不足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应该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干預来促进泌乳量增加,保证母乳喂养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编《母乳喂养咨询培训教程》[S].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学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 10- 16.

[2] 曹国敏,认知干预对产后乳汁分泌影响的探讨[J].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8,,2(2):174-175

[3] 赖荣娣 阮梅芳 产前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 健,2007.21(11):42-43

[5] 许招领,沈景丰,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95-1096

[6] 徐亚平,辨证论治结合胸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67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 (3):210-210

[7] 柴运娥 产褥期褥汗与乳汁分泌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8.48(12):54-54

[8] 朱文华,于桂玲 浅谈母乳喂养中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9):851-852

[9] 侯士良, 赵晶, 董秀华等,比较猪蹄甲、穿山甲泌乳作用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0, 25( 1):44-46

[10] 王素珍,缺乳产妇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97-98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产妇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