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量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5-05-30 03:58李政贵宋杨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脑出血

李政贵 宋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量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脑出血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45例。两组脑出血患者均采取神经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非早期康复治疗。观察其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结果:观察组脑出血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故此,两组脑出血患者进行不同的康复训练,对比患者的肢体运动、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能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脑出血;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10-01

脑出血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高危疾病,具有非常高的致残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本文研究当中,针对脑出血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取得的临床成效是非常可观的,现将详情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脑出血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占23例、女性患者占22例,年龄54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64.36±5.62)岁;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占24例、女性患者占21例,年龄55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65.29±5.34)岁。对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两组脑出血患者均采取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并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包括采用Bobath技术、运动学习法、日常生活功能练习等,训练患者的正确肢体摆放、活动关节、双手交叉上举、翻身、坐下站立行走姿势、语言交流和吞咽等训练。

观察组:给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在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神经系统改善稳定后两天进行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患者进行非早期康复治疗,在患者治疗十四天后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及功能测评标准

1.3.1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康复训练时间对患者进行训练,观察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等,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3.2 功能测评标准

分别在开始治疗之前,进行治疗后四周这两个时间段,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测评。使用Fugl-Meyer测评脑出血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满分为0分到100分之间,上肢能力33个项目,每个项目2分,共计66分;下肢能力17个项目,每个项目2分,共计34分。使用Barthel测评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满分为0分到100分之间,共计10个项目,每个项目10分,共计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治疗与康复训练脑出血患者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间。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资料,对比方法为t检验;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不同时间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的康复训练之间,对比患者的肢体运动、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脑出血患者分别进行康复训练后,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表现,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故此,两组不同时间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的康复训练之间,对比患者的肢体运动、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到30%之间,此病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其早期死亡率非常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2]。

在临床上,非常重视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作为研究的重点之一。药物治疗虽然能对脑出血患者的病情起到一部分的作用,但却不能完全改善患者的病情。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弥补藥物治疗的缺陷,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脑出血患者后遗症的情况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其一,改善肢体运动能力。通过早期康复治疗中的运动学习法,对脑出血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运动训练,包括正常的行走、坐立、肢体活动等,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肢体运动能力[3]。其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早期康复治疗中的日常生活功能练习,训练脑出血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吞咽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等,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4]。在本次研究中,进行康复训练后的脑出血患者,其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越早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越好,从而其肢体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更快,根据结果显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其改善效果要显著优于非早期康复治疗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能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杨存军,贺爱霞,郝军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8):998-1000.

[2] 张丽平.小量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4):99-100.

[3] 王淑敏.小量脑出血81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1,07(4):83-84.

[4] 袁魁珍,童守义,张芳等.血塞通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患者发生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01(7):21-22.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