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临床研究

2015-05-30 03:58罗时友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疗效分析手术治疗

罗时友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术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8例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观察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前后患者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手术后明显优于手术前。经治疗28例患者椎体高度均有明显改善,其中26例患者已恢复至正常,所占比例约为92.86%。且未发现螺钉折断、松动及脱出等并发症。结论:采取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案,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临床收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分级状况,促进椎体高度恢复正常,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关键词:手术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21-02

脊椎骨折是临床外科十分常见的疾病,约占全身骨折的5%~6%,且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人群,多因患者由高处跌落时,臀部或足着地,导致冲击性外力向上传导至胸腰段,进而发生骨折。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脊椎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压痛、运动功能丧失和大小便障碍等[1]。针对脊椎骨折应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否则将致截瘫或遗留慢性腰痛,甚者将导致死亡。我科针对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发现临床疗效较好,现将相关经验及观察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8例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资料,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21~64岁,平均年龄为(46.2±6.3)岁。对患者的致伤原因加以分析,其中坠落伤11例,交通伤8例,跌倒伤5例,其他4例。所有患者均经CT及X线片检查,确诊为中重度脊椎骨折。

1.2治疗方法 28例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均接受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即患者接受治疗前,均取仰卧位,且行全身静脉麻醉,于后正中取切口,使得受伤椎体及其周围椎体、棘突、小关节和横突起始部等得以暴露[2]。对异常椎体进行确定,并明确进钉点,将克氏钉置于钉道,并观察钉道状况,按顺时针将螺钉拧入钉道。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神经损伤,针对合并神经损伤患者,行椎管减压,并将半推板切除,依据硬膜、脊髓及椎间盘状况,分别予以顶压、摘除或塌陷等手术方法治疗,以防出现神经压迫。如患者未出现神经损伤及骨块突入等情况,则可将脊柱抬高,并对前柱进行复位。待完成双侧交替后,予以撑开复位。采用延长杆,进行手力压缩,以使椎体恢复至正常高度。依据患者情况,植骨,放置引流管,并常规抗感染[3]。

1.3疗效评价 依据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对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分为I、II、 III、 IV、V级。I级是指患者损伤部位呈深浅感觉,且肌肉运动功能获得良好恢复。II级是指患者损伤平面下肌肉功能部分恢复,需借助拐杖行走。III级是指仅有少部分肌肉运动功能恢复[4]。IV级是指患者肌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且仅有骶区感觉。V级是指损伤平面下肌肉功能及深浅感觉全部消失。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对28例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加以分析,如表1所示。手术前,28例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中,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I级0(0.00%)例,II级4(14.29%)例,III级8(28.57%)例,IV级7(25.00%)例,V级9(32.14%)例。手术后I级6(17.86%)例,II级14(50.00%)例,III级7(25.00%)例,IV级1(3.57%)例,V级1(3.57%)例。经过比较,手术前后患者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手术后明显优于手术前。经治疗28例患者椎体高度均有明显改善,其中26例患者已恢复至正常,所占比例约为92.86%。且未发现螺钉折断、松动及脱出等并发症。

3.讨论

对脊椎进行解剖分析,脊椎主要包括前柱、中柱和后柱等3部分。由于中柱与后柱包裹着马尾神经和脊髓,因此如此部位遭受损伤,骨折片和损伤椎核组织可突入椎管,易导致马尾神经和脊髓受损[5]。脊椎骨折的有效恢复与骨折严重程度、脊椎负荷及骨折愈合后的功能需要等均有一定关联。针对年轻的脊椎骨折患者,不管是否出现脊髓损伤,均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而针对因骨质疏松引起脊椎骨折的高龄患者,则应慎重考虑患者是否具备相关的手术指征,以决定可否开展手术治疗[6]。

我科针对手术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案,临床收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分级状况,促进椎体高度恢复正常,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参考应用[7]。但需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应做到有效减压、准确复位和牢固固定等要求,以保证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贾瑞,夏根,乔永东,等.前后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1):1588-1590

[2] 李超,于海洋,付青松,等.后柱切除后伸压缩中柱矫治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重度椎体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 (8):700-705.

[3] 李国强,李任增,张永飞,等.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 28(3):1601-1602

[4] 何海龙, 叶晓健, 袁文等.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J]. 脊柱外科杂志, 2009, 7(3):153-156.

[5] 殷卫. 手术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 2010, 31(25):4363-4364.

[6] 吕国华, 王冰, 李晶等. 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研究[J]. 中华外科杂志, 2007, 45(6):373-375.

[7] 邹文. 两种手术术式治疗57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2, (5):63-64.

猜你喜欢
疗效分析手术治疗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