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64例临床观察

2015-05-30 17:08靳奉芹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嵌体嵌体全冠

靳奉芹

摘要:目的:牙体缺损给与患者日常生活很大不便,探究高嵌体修复技术治疗牙体缺损的意义,并研究高嵌体修复比较全冠的优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64例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全冠技术治疗牙体缺损。实验组采取高嵌体修复牙体残损,按照患者的牙体形态、残余程度设计洞型的形状,然后依照全冠的预备标准设计修复牙体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印膜,并使用硅橡胶印膜材料取出牙模,使用硬度好的石膏制作灌注模型,利用暂时冠先短时间保护牙齿,等到嵌体冠制作好以后给予患者试戴,并粘固。修复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32例对照组出现6例修复体脱落,1例患者牙齿外形出现问题,1例患者基牙发现继发龋,1例患者修复体颈缘不密合。实验组出现1例患者牙齿外形问题。结论:高嵌体修复技术对治疗患者牙体缺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嵌体;口腔内科;高嵌体;修复;全冠

【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00-02

牙体缺损可能是患者后天的牙科疾病导致,也可能由于患者受到了较为严重外伤事故,牙体缺损不利于患者正常生活,对于消化嚼碎食物也有诸多不便。植牙手术需要耗费较多的手术费用,目前对于牙体缺损的患者,使用高嵌体修复牙体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手术方案,因为在于单纯全冠修复虽然能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预防牙体折裂,但是很容易因固位不良脱落而导致修复失败。而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则可以避免单纯全冠修复上的弱点,尽量为患者的后期生活减少不便,本文通过研究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实验,为高嵌体修复牙体缺损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同时和单纯全冠修复进行对比研究,临床结果尚佳。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64例磨牙牙冠大面积缺损伴牙冠短小患者进行修复,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患者资料

64例患者全身均无其他疾病,年龄22~57岁,平均35岁,共计64颗牙齿。其中第一恒磨牙32颗,第二恒磨牙20颗,前磨牙12颗。制作64个高嵌体,其中40个是烤瓷嵌体冠,24个金属嵌体冠。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32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3岁到57岁之间,平均年龄43岁,第一恒磨牙17颗,第二恒磨牙10颗,前磨牙6颗,制作33个高嵌体,其中21个是烤瓷嵌体冠,11个金属嵌体冠;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岁到53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第一恒磨牙15顆,第二恒磨牙10颗,前磨牙6颗,制作31个高嵌体,其中20个是烤瓷嵌体冠,11个金属嵌体冠。

1.1.2患牙的选择

对于64例牙体缺损患者的患牙选择本文严格按照临床上的诊断标准,患者的64例患牙全部为大面积牙体硬组织缺损,出现组织缺损的范围主要涉及到患牙的牙尖等部分,患牙缺损的范围能够达到牙冠的1/2以上,有的患牙甚至能够达到3/4。患者的患牙出现了充填体折断或由于固位不良而出现反复脱落,有的患牙则是在牙体的一侧或者是两侧出现了邻面接触关系受到破坏等症状,患牙的咬合关系不良,出现牙冠短小等。

1.1.3统计学对比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2例患牙在患者年龄、病情、治疗时间、患者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本文选取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也没有其他严重的口腔疾病以及牙科疾病,对照组和实验组在除了治疗方法之外的统计学结果均为P>0.05。

1.2 治疗方法

一般而言,在临床上治疗牙体残损的技术一般可以分为嵌体修复、全冠修复、桩核冠修复以及高嵌体修复[1-2]。全冠修复虽然避免了嵌体修复的许多弊端,但全冠的固位不良为患者的日后生活造成了很多隐患。高嵌体修复体能够覆盖整个牙冠,能够降低每一个牙尖的应力,保护薄壁的弱尖,有效防止牙折[3]。高嵌体修复体有利于维护牙体的外形、轮廓比较清晰,患者饮食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嵌塞。高嵌体修复体的抗压强度和磨耗性好,不会出现颌牙磨耗。高嵌体修复体具有良好的固位形,可以形成共同就位道,起到加强固位的作用。

本临床实验选取我院64例出现牙体缺损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全冠技术治疗牙体缺损。实验组采取高嵌体技术修复牙体残损,患者除了两种治疗方案不同以外,未进行任何不同的护理治疗,本实验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没有显著的差异,修复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左右的随访调查,对患者的术后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记录。

1.2.1实验组治疗方法

32例的实验组患者将使用高嵌体技术修复牙体残损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先按照患者的牙体形态、残余程度设计洞型的形状,然后依照全冠的预备标准设计修复牙体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印膜,并使用硅橡胶印膜材料取出牙模,使用硬度好的石膏制作灌注模型,利用暂时冠先短时间保护牙齿,等到嵌体冠制作好以后给予患者试戴,并粘固,制作步骤如下。

利用传统盒型洞的制备原则制作后牙高嵌体窝洞,去除洞缘无机釉质,洞壁笔直[4],但不必完全去处倒凹,尽量保存剩余的牙体组织,各轴壁彼此平行。如果发现牙冠短小,洞深到达髓室的底部,需要把底壁修复平整,或者使用充填材料垫平。

1.2.2对照组治疗方法

32例的对照组患者将使用单纯全冠修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使用以各种瓷材料制作的全冠修复体作为牙齿残缺部分的修复体。

1.3统计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两组之间的有效结果比较采用卡方校验,检验水平a=0.05。

2 结果

2.1 患者症状标准

本实验的实验结果评估标准按照患者牙齿残损的状况,通过观察牙齿的外形、基牙是否出现继发龋等病症,修复体的颈缘是否已经密合,患者实验后进行治疗的修复体是否出现脱落等情况作为评定治疗效果的标准。

2.2 治疗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以后,本文的64例牙体残损患者中进行单纯全冠修复的32例对照组出现6例修复体脱落,1例患者牙齿外形出现问题,1例患者基牙发现继发龋,1例患者修复体颈缘不密合。32例实验组患者中进行高嵌体技术修复的出现1例患者牙齿外形问题。

3 讨论

本文对64例磨牙牙冠大面积缺损伴牙冠短小患者采取了牙体修复实验,其中对照组出现了6例修复体脱落,1例患者牙齿外形出现问题,1例患者基牙发现继发龋,1例患者修复体颈缘不密合。实验组出现1例患者牙齿外形问题,没有出现修复体脱落、基牙发现继发龋和修复体颈缘不密合。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两组32例患者的临床对比,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后期不稳定情况,而实验组患者的情况较为良好,对照組患者所采取的单纯全冠修复方法相对于高嵌体技术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因而高嵌体技术治疗牙体残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另外对于这两门牙科修复技术而言,在临床上还有很多的研究案例,有人就针对过高嵌体冠修复用于治疗低牙合位后牙[5]做过有关研究,证明高嵌体冠修复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实效。还有的人指出,牙体的大面积缺损应该使用桩核冠修复方案[6]较为妥当。虽然临床上对于常用的这些治疗技术,对于不同的病症各有优劣,但就其效果而言,临床上还是使用高嵌体修复的诸多[7],可见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度和效果。

经过手术之后的6个月随访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之后的情况均有所好转,但对照组随着患者不断地进行正常饮食,而出现了固定性不强的情况,实验组的情况则尚佳,由此可见,对照组的修复方法并不能为患者的康复带来希望。本文通过针对高嵌体技术和单纯全冠修复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分析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现象,同时为患者的症状治疗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分析过程,从而发现牙体缺损患者使用高嵌体技术进行临床治疗更为妥当,可以大大改进单纯全冠修复方法临床治疗上的不足,对于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正常生活具有很大帮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君伍.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8

[2] 闫雪冰,张静,孙凤,等.活髓后牙(高)嵌体修复2年的临床疗效及失败病例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07,15(6):332-3

[3] 陈亚明.间接性树脂嵌体新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29-32

[4] 季从容,钱昌富.高嵌体冠修复牙体缺损21例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09(10):20-21

[5] 陈刚,孙莲芬,奂忠平.高嵌体冠修复低牙合位后牙的临床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04):111-112

[6] 骆鸣宇.212例牙体大面积缺损桩核冠修复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08):89-91

[7] 季从容,钱昌富.高嵌体冠修复牙体缺损21例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09(10):198-200

猜你喜欢
高嵌体嵌体全冠
高嵌体修复的研究进展
硅酸锂全瓷高嵌体与金属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观察
大规格树木生长季节全冠移植技术
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治疗后前磨牙3年的临床效果体会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上的疗效对比
CEREC AC Omnicam椅旁CAD/CAM系统在后牙嵌体修复中的护理体会
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研究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疗效观察
不同材料嵌体修复邻(Ⅱ类)洞型的三维有限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