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颅脑损伤的15例急救护理

2015-05-30 17:08王芳赵丹丹王红新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急救颅脑损伤护理

王芳 赵丹丹 王红新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急救措施,提高颅脑创伤的急救率,最大限度的挽救病人的生命。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5例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给予急救护理。结果: 经过急救,15例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老年颅脑损伤急救首先要开放呼吸道、保证呼吸和循环来预防低血压和缺氧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此后的处理将取决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伤后重要器官和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35-01

老年人会在交通和运动意外、在家或高处坠落都会经常造成颅脑损伤[1]。因老年患者自身生理特点导致其损伤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明显增加。严重的颅脑损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对此类患者的处理必须有助于预防继发的脑损伤,并且提供有助于从已经有的脑损伤中进行恢复的最好的条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收集15例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的急救资料,总结护理经验和方法。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其中因交通事故导致颅脑损伤4例,跌伤导致颅脑损伤4例。病人头皮不同程度的擦伤、挫伤、撕裂伤、撕脱伤。硬脑膜裂伤9例,脑部基底伤4例,其他伤2例。单纯颅脑骨折11例,伴有或者继发颅内损伤4例。临床接诊后,给予颅脑CT诊断,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和护理措施。

1.2方法

1.2.1基础护理颅脑损伤患者首先应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病人定时翻身、按摩,保持皮肤干燥、洁净。勤换床单、衣物等。同时做好病人口腔护理,预防炎症出现。对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定期导尿和消毒。为预防便秘的出现,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适当的可应用缓泻剂。

1.2.2病情、颅内伤情观察老年人颅脑受伤后,有的症状出现较晚,因此,在老年人受伤后,虽未出现颅脑受损的症状,也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昏迷、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需即刻汇报。同时做好手术准备。颅脑损伤血肿清除后,应密切观察颅内伤情的变化。因血肿清除后,有时候会继发水肿或脑疝。此两类疾病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同时做好心电监护及血压监测,预防颅内压升高。保持病人呼吸道及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及用力排便。

1.2.3心功能、胃肠道并发症、呼吸功能监测

老年人的心输出量减少,心功能及器官顺应性降低。再有,老年颅脑受伤后,往往合并心脑综合征,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及心衰。因此要密切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注意,静脉输液时应注意滴数,不宜过快,防止心衰发生。

另外,颅脑受伤后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是病人出现呼吸障碍。因此,要保障呼吸通畅,保护大脑细胞的供养,降低死亡率。如有必要,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给予细致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吸痰等。一旦出现呼吸衰竭的征兆,应即刻汇报和处理,避免脑疝等并发症出现。

因老年人的自身生理特点决定其容易并发胃肠道疾病。因此,為有效保护胃黏膜,可合理应用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进行预防。如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应严密观察呕血与便血情况,并记录其量与性质。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维持静脉通道通畅,及时补充血容量,积极止血。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急救,15例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得到有效的护理,无颅内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意识水平得到逐渐恢复。肢体瘫痪症状好转,患者可以下床活动,做一些轻微的运动。

3讨论

老年人脑细胞开始萎缩,血管弹性降低,变脆。如果脑部受到撞击,容易导致血管破裂而出血。出血后,因血管弹性差,收缩不佳致使出血不能自凝而形成血肿。另外,老年人颅脑损伤往往不典型,症状较少,易与老年人退行性病变混淆,病情易变,易忽视病情而延误治疗。为了及时发现伤情,避免病情恶化,对颅脑受伤较轻的老年人,应及时进行头部CT检查。头部CT扫描有助于早期诊断,一般CT所发现的病理征象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掌握老年颅脑损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有利于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处理,可以减少重残率和病死率。一般认为,影响老年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颅脑损伤类型,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及伤后重要器官和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

因此,老年人颅脑受伤后,应给予脑部CT诊断,及时发现慢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切勿等到出现临床症状了再去就医。而此时许多老年人因忘记头部的外伤史,而被误诊为脑血栓、动脉硬化性脑病,而延误了病情,严重的会危及病人生命。

本研究中的15例老年颅脑受伤患者,经过急救和护理,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无水肿、脑疝等颅内严重并发症发生。分析其原因,15例老年患者,颅脑损伤后,及时给予CT诊断,根据CT诊断结果结合临床表现正确判断颅脑损伤程度,从而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有效预防了颅脑并发症的出现,及时挽救了病人生命。

总之,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要根据损伤程度给予相应的急救。同时,加强基础护理、伤情观察护理及心功能、胃肠道并发症、呼吸功能监测,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2]。

参考文献

[1] 全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及急救措施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02:71-72.

[2] 徐晓艳.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06:258-258.

猜你喜欢
急救颅脑损伤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分析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