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的比较分析

2015-05-30 17:08王勇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股骨骨折锁定钢板比较分析

王勇

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的差异,为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内固定断裂率为25.7%,观察组患者的内固定断裂率为11.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内固定断裂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的内固定断裂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锁定钢板;传统钢板;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42-02

股骨是人类全身最长最粗的管状骨,在临床上,股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股骨骨折率约占成人全身骨折的11.88%。近年来,股骨骨折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股骨骨折的危害性极大,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由此可见,对股骨骨折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2]。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的差异。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范围20-76岁,平均年龄为46.6±3.5岁。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患者的入选标准为:患者均为股骨骨折患者;患者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患者无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患者无意识障碍;患者无精神疾病;患者对本次研究之情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主要通过螺钉和骨骼之间的摩擦力来稳定股骨骨折。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该方法不依靠钢板与骨面的摩擦力固定骨折的骨面,其钉板之间主要通过螺纹固定,钉板之间的成角稳定性形成“内固定架”,使钢板与骨面形成一个整体,这样能达到内固定的稳定性。收术完毕后,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X 线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断裂率情况,并分裂内固定断裂原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的差异,内固定断裂方式包括钢板断裂及螺钉断裂。

1.4 评价标准

将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的原因分为医源性因素及康复锻炼错误,医源性因素包括:螺钉钢板的选择错误及放置错误、操作错误、钢板使用错误、骨缺损但未植骨等。康复锻炼错误包括:在术后8周内进行负重锻炼;负重锻炼急功近利,为循序渐进。内固定断裂率=(医源性因素例数+康复锻炼错误例数)/总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作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比较

由表1可见,对照组患者的情况为:医源性因素1例,为钢板断裂;康复锻炼错误5例,2例为钢板断裂,3例为螺钉断裂;两种因素断裂3例,2例为钢板断裂,1例为螺钉断裂,患者术后的内固定断裂率为25.7%。 观察组患者的情况为:医源性因素1例,为螺钉断裂;康复锻炼错误1例,为钢板断裂;两种因素断裂2例,1例为钢板断裂,1例为螺钉断裂,患者术后的内固定断裂率为11.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患者术后的内固定断裂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骨折在临床中属于常见骨折,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趋近,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股骨骨折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股骨骨折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股骨骨折会引起患侧肢体活动障碍、肢体剧痛、患侧缩短等症状,这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若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容易使患者留下后遗症[3-4],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此外,长期的治疗还加重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

目前,临床上对于股骨骨折在患者常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能减少术后畸形率、减轻患者的疼痛、能有效的促使解剖复位。临床上常用的骨折内固定术有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传统钢板内固定术主要通过螺钉和骨骼之间的摩擦力来稳定股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通过动力加压孔行骨折端与骨折块的加压,实现骨折部位的解剖复位,进而产生强大的内固定作用,对骨膜和骨的血液循环具有保护作用,骨折的康复率较高。

为探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的差异,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传统钢板内固定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发现: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患者的内固定断裂率为11.4%,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患者的25.7%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股骨骨折的内固定断裂率低,畸形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大鹏,李小伟,路坦.等.锁定钢板和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1,40(31):3189-3191.

[2] 赵烽,熊鹰,张仲子.等.桥接组合式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效果及生物力学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3):2127-2132.

[3] 李鹏.顺行绞锁髓内针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20115,10(8):63-64.

[4] 李小龙.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股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26):37-38.

猜你喜欢
股骨骨折锁定钢板比较分析
专家型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锁定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预防股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对比研究
解剖钢板结合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LetenneurⅢ型Hoffa骨折
标准化护理在股骨颈干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