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2015-05-30 17:08肖海斌等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髋骨抗凝肝素

肖海斌等

摘要:目的:探讨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髋骨骨折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治疗(即手术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以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骨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髋骨骨折患者应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同时给予正确的解剖复位内固定、早期的功能锻炼以及低分子肝素抗凝等综合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髋骨骨折;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50-01

髋骨骨折在老年患者中极为常见,由于髋骨骨折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于治疗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髋骨骨折患者在治疗方式的选取上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实际年龄、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受损情况以及卧床等相关因素,若患者凝血功能较差,同时血管内皮受损严重,且可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发生率为50%左右。由此可见治疗髋骨骨折的关键在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1]。该病的发生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髋骨骨折患者给予综合治疗,且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也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通过CT检查标准确诊,且均为单侧骨折,致伤原因:摔伤26例、车祸致伤15例、高处坠落致伤6例,重物压塌致伤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47.2±1.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6.8±1.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骨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具体方案:a手术: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取其伸膝位,即患者骨折部位,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b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术后1~3d,进行股四头肌功能的锻炼,术后3~7天进行主动或被动式功能锻炼,术后7d适当的进行关节被动式活动,同时对静力性肌肉的收缩功能进行锻炼,若通过X线检查,其结果显示为骨质愈合,则进行负重锻炼。C药物治疗: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使用方法:5000U/次,1次/d,其注射时间7-14d,若患者合并有其他并发症,则给予对凝血功能不会造成影响的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患髋关节的运动能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伸膝以及屈膝的情况;

1.4疗效评价

治疗效果优: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效果较好,且患髋关节可正常运动,伸膝可为0°,屈膝可为148°左右;治疗效果可: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屈膝为130°, 伸膝在0°左右,关节活动改善,其运动范围相比健侧减少55%以上,同时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顾。治疗效果差:患者治疗后无任何改善,且患肢伴有剧烈疼痛,需要采用止痛药物进行止痛,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1.5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若计数资料以x2检验,并以(%)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结果如表一所示:

3讨论

髋骨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因此在选取治疗的方式上考虑因素较多,给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据相关研究表明,该病传统治疗的方式主要为牵引治疗,该治疗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避免手术面临的风险,但传统治疗的方法其治疗时间相对较长,需长时间卧床,因此可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他并发症发生[2]。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手术治疗髋骨骨折应用较为广泛,且临床疗效较好,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手术由于长期卧床治疗所引发的并发症,但手术治疗具有一定风险,需对患者的实际年龄、凝血功能、血管内皮受损情况以及卧床等相关因素进行考虑,进而决定治疗方案[3]。有关研究指出,针对髋骨骨折患者无论是应用传统治疗方式还有采用手术治疗,其给予相关的护理模式管理,实施综合式治疗法,其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复位内固定、早期的功能锻炼以及肝素抗凝等[4]。

本研究认为,给予患者手术复位内固定主要是为了尽快使患者关节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恢复;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其主要是防止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对关节粘连进行抑制,使得患者關节软骨以及关节功能能够及时的愈合与恢复。有关研究也表明,预防髋骨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的方式是给予肝素抗凝治疗[5]。同时本研究认为,综合治疗中给予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主要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治疗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对比差异显著。由此可见,给予髋骨骨折患者综合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小,已被广大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因此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于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永新,聂友疆,赵岩等.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综合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49.

[2] 吴若丹.四种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2):146-147,148.

[3] 苏二申.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致髋部骨折5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4454.

[4] 孙国丽,倪力刚,史晓林等.运动疗法联合强骨饮口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2,24(10):29-32.

[5] 陈铖,曾跃林,谭屏等.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2):201-203.

猜你喜欢
髋骨抗凝肝素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每个人都有个包
分娩让女性更强壮
髋骨名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