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15-05-30 19:41张海军谭夏明陈大建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口腔

张海军 谭夏明 陈大建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共80例,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有效的处理方式和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0%。在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当中,73例(91.3%)患者满意,7例(8.7%)患者较满意,满意度100.0%。结论:在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早期清创,争取早期缝合。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保证治疗方案的规范和科学,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伤;治疗方式;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65-02

口腔颌面部位于人体的暴露部位,容易遭受外伤。据统计资料,单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约占颌面部损伤的65%左右[1]。而口腔颌面部不但是维持生命的呼吸道、消化道入口,而且毗邻颅脑,血管密集,视、听、味、平衡等特殊感官集中,又是语言和情感表达的主要部分,因此,其损伤后,对人体功能和面容的破坏及其伴随的社会心理压力往往重于其他部位的损伤,故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患者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本次研究中,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口腔颌面外伤的治疗体会,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共80例,其中,男49例,占61.3%,女31例,占38.8%,年龄12岁-73岁,平均年龄为(39.4±10.1)岁。唇部软组织挫裂伤35例,占43.8%;颊部贯通伤8例,占10.0%,面颊部切割伤14例,占17.5%;前庭沟粘膜撕裂伤3例,占3.8%;腭部刺伤4例,占5.0%;舌咬伤及挫裂伤6例,占7.5%;动物咬伤面颊部2例,占2.5%;颌骨骨折伴软组织贯通挫裂伤8例,占10.0%。其中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部位损伤53例,占66.3%,危重伤员5例,占6.3%。

1.2 方法

1.2.1 危重伤员急救。患者若出现窒息,应协助患者取头低脚高的侧卧位,促进引流工作的顺利进行。使用筷子或压舌板撬开患者的口腔并用开口器固定于开口位,清除患者口腔、咽喉、鼻腔中的异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补液,同时进行止血处理、给氧和对症治疗。若患者大血管受损,应对患侧进行颈外动脉结扎。

1.2.2 软组织清创。将创口周围的毛发以伤口为中心剪除3-8cm,防术后头发污染伤口和利于无菌敷料的覆盖和固定。有油污或伤口异物较多的伤口,先用消毒过的肥皂水反复进行冲洗,清除异物,剪去坏死组织,尽量多保存活组织,在清创的过程中应避免伤到活组织。再用2.0%的双氧水冲洗,0.9%生理盐水进行清洗,75%酒精消毒创口及周围的皮肤使。清洁伤口由伤口内向外侧旋转消毒。污染严重伤口,由伤口外侧向内旋转消毒,接近伤口时更换已消皮肤的棉签,消毒伤口另用消毒棉签。有骨折的要进行复位固定,并对患者的颌面形态进行矫正。清创完成后对患者进行止血,并对伤口分层依次缝合,注意在缝合中要对齐解剖标志。直线型切口,要用改良“Z”、“Y”皮掰进行缝合,减小术后疤痕。

1.2.3 骨折的固定和复位。部分颌面骨折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法复位,若失败,应进行牵引复位。针对上颌骨骨折,可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或者栓丝结扎固定;针对下颌角、下颌缘、下颏骨折,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针对上下颌骨折、颌面复杂骨折,使用牙弓夹板、钛板、外固定、颌间牵引进行联合固定。

1.3 评价指标

分析总结80例患者的治愈率,并通过电话回访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满意度调查表为本院自制,满分为100分,85分及以上为满意,70分-84分为较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

2 结果

通过对本案进行观察发现,80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0%。在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当中,73例(91.3%)患者满意,7例(8.7%)患者较满意,满意度100.0%。

3 讨论

口腔颌面外伤伤口均应看作污染创口,只要全身情况允许,应及早行清创缝合术,从而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口腔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术的手术方案和时机应根据受伤时间进行调整,一般原则是伤后越早进行越好,總原则是在伤后6~8小时内进行。但由于颌面部伤口血液循环丰富、组织抗感染能力强,在伤后24~48小时内,仍可做清创处理和早期缝合伤口[4]。清创是口腔颌面部清创缝合术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去除伤口的细菌、异物和血凝块,使污染的创口转变为相对无菌的清洁伤口,从而减少感染发生的几率,并为创口愈合创造条件[5]。但在临床工作中,在开始未行麻醉的情况下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洗净创口周围皮肤时,会引起患者疼痛,再加上患者当时恐惧、紧张的心理,容易造成患者不容易配合医生工作,这样不但会延长清创缝合时间,而且会使清洗液等流入创面,加重污染。因此,主张在冲洗创口前,成年人先进行必要的简单解释工作,争取配合,儿童或痛觉敏感者,先行麻醉,再行创口冲洗,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很好效果。

研究中80例患者在接受了及时的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治愈,治愈率为100.0%。综上所述,在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早期清创,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保证治疗方案的规范和科学,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和提高面部容貌恢复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付梅.口腔颌面外伤12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17(16):3180-3181.

[2] 丁国凡,尹琳,王帅等.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策略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8(12):642-643.

[3] 闫冬.126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22(19):226-226.

[4] 曹罡,郭婷,杨震等.损伤控制性治疗在伴口腔颌面外伤的全身多发伤中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2(14):48-50.

[5] 陈文诺,陈秋红,王振军等.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心理特点及健康教育[J].中国伤残医学,2014,19(20):190-190,191.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5个简单方法助你拥有健康口腔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