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中椎管麻醉的安全性及应用效果评价

2015-05-30 05:07李亚克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骨科手术安全性效果

李亚克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骨科手术中椎管麻醉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给予实验组患者椎管麻醉,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椎管麻醉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科手术;椎管麻醉;安全性;效果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89-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行骨科手术的例数越来越多。由于这类群体的患者身体机能较差,手术后的恢复较慢,因此,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尤为重要[1]。现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给予实验组患者椎管麻醉,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探究椎管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对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有所了解,且表示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实验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74~90岁,平均年龄(84.39±2.95)岁。骨折部位:股骨干17例,股骨颈13例,髋骨8例,复合型12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有15例,合并冠心病的有10例,合并脑梗死的有3例。ASA分级:Ⅱ级37例,Ⅲ级12例,Ⅳ级1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74~91岁,平均年龄(84.41±2.99)岁。骨折部位:股骨干16例,股骨颈13例,髋骨9例,复合型12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有15例,合并冠心病的有9例,合并脑梗死的有3例。ASA分级:Ⅱ级37例,Ⅲ级12例,Ⅳ级1例。

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P>0.05,数据间的差异不显著,说明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会影响本次实验结果,可进行分析对比。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的体位为侧卧位,确定棘突间隙进行穿刺,准确的选取棘突位置。如果穿刺有难度时,可应用旁入法给予穿刺。给予实验组患者椎管麻醉,患者的体位也为侧卧位,双手放在膝盖处以加宽棘突间隙,穿刺部位为2-3腰椎间隙或者3-4腰椎间隙。进行常规消毒后,给予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给予穿刺点麻醉,枕头保持与棘突平行的方向刺入,针尖刺穿皮肤、皮下组织等再向前推进,当穿过黄韧带以及硬脊膜时,会有较为明显的突破感,将蛛网膜下腔刺破,之后,在将针芯退出来,但看到流出脑脊液时,则注入局麻药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12小时以及1天时的VAS评分。

1.3疗效判定标准

镇痛效果应用VAS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共10分,其中,0至3分代表镇痛效果良好,3至4分表示镇痛效果比较满意,5至10分表示镇痛效果差。

1.4数据处理

将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各种研究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并用t进行检验,男女比例等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若P值大于0.05,代表数据间的差异不显著,若P小于0.05,代表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VAS评分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手术后12小时以及1天时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以及认知障碍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2.3两组患者出血量等指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例数显著增多,而这类患者多伴有多种疾病,因此,选择安全系数高、应用效果好的麻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

以往,骨科手术的麻醉方法为硬膜外麻醉,经临床检验,这种麻醉方法具有许多的缺点,例如阻滞不全、患者的不良反应机率大等[3]。腰麻-硬膜外麻醉结合了硬膜外麻醉以及腰麻的优势,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4]。本文中,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中的数据说明,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椎管麻醉的方法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椎管麻醉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 石先伦.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与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3,19(1):117-119.

[2] 夏春华.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与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2,25(9):146-147.

[3] 周擎宇.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与效果评价[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21(9):385,299.

[4] 刘孟蓓.骨科手术中椎管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估[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30(12):79-79.

[5] 蔡文沂.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与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3):1256-1257.

猜你喜欢
骨科手术安全性效果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探讨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