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预防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2015-05-30 05:07傅麟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躁动

傅麟

摘要:目的:针对帕瑞昔布钠在预防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136名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检测与诊断,全部患者均未在临床药物治疗当中出现过敏现象,且在年龄、性别以及体重三方面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按照常规全麻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帕瑞昔布钠术前注射的方式预防患者在苏醒期的躁动反应,对两组患者的躁动率及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满意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对于进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苏醒期躁动有着明显的抑制性作用,且未出现任何由自身药剂使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在广大临床治疗当中被应用。

关键词:帕瑞昔布钠;腹腔镜手术;躁动

【中图分类号】R6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01-02

在进行全身麻醉之后,患者在苏醒时产生躁动的情况是术后康复阶段需要最先面对的问题。该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是进行全身麻醉之后所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该种不良反应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大的影响[1]。因此,为了降低该种情况的发生率,本文就帕瑞昔布钠在预防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情况进行了观察,现获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36名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类患者当中属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者78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患者58例。在患者知情的条件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26~61岁之间,平均(43.5±17)歲,体重在43~86kg之间,平均(64.5±21.5)kg;对照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在23~62岁之间,平均(42.5±19.5)岁,体重在46~81kg之间,平均(63.5±17)kg。通过检测与诊断,全部患者均未在临床药物治疗当中出现过敏现象。经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体重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性麻醉效果,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进行帕瑞昔布钠的注射。实行手术的过程当中时刻注意病人情况,若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应用相关处理手段,确保病人的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在手术前,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苏醒期抗躁动药物治疗,而观察组采取帕瑞昔布钠预防患者在苏醒期所会产生的躁动反应。对患者注射帕瑞昔布钠后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两组患者的术后实际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

1.3疗效判定

对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的情况进行记录,采取分级方法将躁动的程度划分为轻度躁动、中度躁动以及高度躁动,按照百分比的方式对躁动程度进行分析,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躁动率进行对比。在患者完全苏醒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对于自身康复情况的满意度,形成两组间数据的有效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

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轻度躁动患者59例,占总人数86.76%,中度躁动者5例,占总人数7.35%,高度躁动4例,占总人数5.88%;对照组轻度躁动患者31例,占总人数45.59%,中度躁动者20例,占总人数29.41%,高度躁动者17例,占总人数25%。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躁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知,观察组十分满意者57例,占总人数83.82%,满意者8例,占总人数11.76%,不满意3例,占总人数4.41%;对照组十分满意者33例,占总人数48.53%,满意者20例,占总人数29.41%,不满意者15例,占总人数22.06%。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全身麻醉在医学手术治疗当中具有较高的风险,而在术后苏醒期产生的躁动情况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更加具有破坏性。通过研究与分析,致使苏醒期躁动反应出现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来源于身体的不良反应或者由于术后所造成的疼痛,从而引起患者的麻醉效果失效,身体出现不同幅度的躁动情况。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在进行全麻状态的手术之后,躁动反应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能够直接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并且对之后的术后恢复造成极大的阻碍作用,而随着术后康复时间的延长,在该段时间内患者发生感染以及各方面身体损伤情况的发生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增加了患者的致残及致死率[2]。苏醒期的躁动反应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体现在其神经方面的过度兴奋或抑郁现象,情绪上的改变直接导致患者的心率与血压产生变化,为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因素,而由于该时的患者意识尚未完全清醒,对于自身的身体状况并不了解,在躁动的过程当中极有可能对术后的创口造成二次伤害,进而造成体内导管脱离身体,若发现不及时,致死率极高[3]。帕瑞昔布钠是当前最新研究出的抑制性药剂,其主要应用方法是在进行腹腔镜麻醉诱导前20min左右对患者实行静脉注射,计量通常选择在40mg,而在静脉注射之后,通过临床发现,患者在术后苏醒期的躁动反应率方面明显要低于未使用帕瑞昔布钠药剂之前的躁动反应率,通过对术后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帕瑞昔布钠的患者在满意率方面要明显高于未使用患者。综上所述,帕瑞昔布钠对于进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苏醒期躁动有着明显的抑制性作用,且未出现任何由自身药剂使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在广大临床治疗当中被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丹.应用帕瑞昔布钠对OSAS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影响的临床观察[D].吉林:吉林大学,2013.

[2] 凌敏.帕瑞昔布钠复合布托啡诺预防胸科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14,2(01):96-99.

[3] 沈勤,肖建军,吴宣.帕瑞昔布钠预防性镇痛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6(10):80-82.

猜你喜欢
腹腔镜手术躁动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初春或更深的呼吸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