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农场 梦想开花

2015-05-30 10:48江镕
环境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榄天台农场

江镕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梦想,不常见的是能充分培育梦想的土壤。“天台农场”,撒一粒种子,用热情让它生根发芽,直等到小小梦想大大开花。

一个大学学的是资源环境科学,毕业后却先去广告公司搞策划,然后做电商运营,最后来到了“天台农场”。

一个大学专业是机械汽车,毕业后给汽车保险做过定损、做过销售,后来又去荷兰读了MBA,回国后开始成为创业培训的导师,而最后也来到了“天台农场”。

就这样,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周振江和周志军,因为这项名为“天台农场”的事业走到了一起。

2015年这个炎热的夏天,农场里,大大小小的植物枝繁叶茂,而两个人的心愿也在互相扶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生长开花……

立志做个有追求的“农民”

周振江是个“80末”,像很多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一样,开朗热情,对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充满着向往。而在小时候,他的理想又和很多人不一样,他希望能有一个宽广的农场,种种菜养养猪,过一种返璞归真的悠闲生活。虽然现在回头来看,这也是很多厌倦喧嚣都市的现代人的共同心愿,但在20年前这种想法还是显得有点“超前”。

周振江说:“我真正感觉优质食材对身体很有好处是在大学。因为我从小到大身体都不太好,在华南农业大学读书期间有幸接触到一位研究食品方向的副教授,他是个营养专家,告诉了我很多关于食品方面的知识,比如常吃哪些蔬菜,怎么吃才对身体有好处等等。”

“而我在大学毕业时所做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用营养液来培育水培蔬菜。比起传统的土培蔬菜,水培蔬菜在口感上略逊一筹,营养价值也偏低一点,但是它们产量高、生长周期短,特别是可以避免由土壤带来的污染,包括基本不会重金属超标,不需要使用农药和化肥,病菌和病虫害也会少很多。”

后来毕业实习时,也是为了能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个“落脚”的地方,周振江来到了广州市番禺区的一家有机农场,在这里工作了四个月。但是由于经营问题和家人还是希望他能够回到中山工作的原因,周振江离开了这家有机农场,继而完全转行在中山一家广告公司做了1年多的电商品牌策划。

就在这期间,周振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思考,他觉得农业还是他想一生都投身其中的行业,自己还年轻,应该为理想而奋斗一下。而且在从事电子商务策划的时候,周振江参加过中山市小榄镇创业孵化基地的一些培训讲座,也正是在这里,他认识了合作伙伴周志军,志同道合的两个朋友为了共同的信念一拍即合。

从教别人创业到自己创业

周志军是周振江的小榄同乡,比周振江年长几岁,毕业15年来,他的生活经历也是丰富而多变。他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回到小榄工作,做起了车险定损和销售的工作。后来为了给自己充电,他远赴荷兰,攻读了MBA。回国后就职于中山市一家从事人力资源方面的公司,然后也是应了家人的期望,回到小榄,进入到小榄的青年创业基地,逐渐成为了一名创业导师。

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很多冲劲十足的年轻人,他们几乎都有着自我实现理想和积极创业的念头。周志军觉得,能帮助他们成功对他来说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谓是“渡人渡己”。于是当周振江带着自己的构想准备参加小榄的青年创业大赛时,俩人可谓惺惺相惜,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结成了同盟。

当时是2014年6月,两人策划了一个采用水培方式种植办公室绿色植物的参赛项目。因为当下很多人都喜欢在办公场所增添一抹绿色,但如果培育不当,不仅植物很难成活,而且过度添加的化肥之类成分,还可能因为近距离接触,而损害身体健康。如果使用两人调配的营养液,植物不但长势良好而且健康安全。最后这一创意获得了初赛第一名、决赛第五名的好成绩。

接下来,两人又是不断钻研,希望能开发出一个更具规模,也给人们更多收益的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下半年,在中山市的博爱100创意大赛中,两人首次推出了“天台农场”的创意项目,甫一“出街”,便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在2014年10月的小榄微公益大赛中,“天台农场”的项目又在海选中胜出,代表小榄参加了中山市的比赛,这更加坚定了两人要将这项事业坚持完善下去的决心。

别有洞天的楼顶菜园

午后2点,天空淅沥地下着小雨,周振江和周志军一起带我来到位于小榄镇新市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天台。这座共有5层的小楼,是一个涵盖了社区服务、群众文化、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建筑。当听说了他们的项目宗旨后,新市社区的负责人表示非常支持,马上决定无偿提供这块场地给两人使用,给了他们很大帮助。

楼顶的天台大概有二三百平方米,目前已使用的面积只有约1/5。在这里两人陆续种植了豆角、菜心、苋菜、鸡毛菜、苔菜、黄瓜,辣椒、秋葵、番茄、木瓜、生菜、薄荷、葱、蒜、空心菜、葫芦瓜等蔬菜,这些都是适宜家庭种植,又较有特色的品种。

而其中最有探索性的是他们在一个大花盆里培植了一棵木瓜树,目的就是想看看在这种小空间内,这种大型植物能否“因地制宜”地良好生存,如果试验成功,也就意味着在普通家庭的阳台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种植一些大型的果蔬。

从目前的状况看,这棵“微缩”木瓜并没有水土不服,相反枝叶繁盛、长势良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一切皆有可能”。

除了品种,在参观过程中,植物的种植容器和培育土壤又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些花盆是你们订做的吗?好像原本是瓷砖吧?”

“是啊,这些都是我们从建材市场买回的瓷砖,自己一块块裁切、拼装、固定的。而且这些瓷砖原本也不是新的,是用过又淘汰的,所以你看上面还有些胶水的痕迹,不过当花盆的话一点也不影响使用。价钱便宜又环保,相当于废物利用了。”

“我看花盆里好像也不是一般的土壤,这些是什么呢?”我捏起一小撮培养土,发现比起一般的泥土,它们更松散,也更透气,即使是在雨中,似乎水分也不会过多地渗入其中。

“这种叫做椰糠,通俗地说就是椰壳外面那些毛絮状的东西,它们是花卉、园艺种植中优良的新型无土栽培基质,一般都是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制成压缩块,压缩率是800~900%,也就是说一块椰砖大概可以配成8~9升的基质。比起普通土壤它们最大的好处是,不含病虫,干净,环保,在上面种植蔬菜不会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我们使用的肥料有固碳作用,每种植1公斤的蔬果就可以减少1.03公斤的碳排放,对环境非常有益。”

不愧一个是环保专业出身,一个则多年从事培训,说起自己农场里的一点一滴,两人都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撒一粒种子让梦想开花

我在楼顶的“天台农场”走了一圈,发现全部植物结出的果实都不是很多,“难道是收成不好吗?”

周振江笑着说,“其实很多都是结了果的,不过就在上周末,有一批小学生来农场专门进行采摘,玩得非常开心,走的时候都当做礼物送给他们了。”

“那要向他们收费吗?”

“目前对于小学生都是免费的,因为一来这是学校组织的活动,肯定不能向小孩子收钱,二来我们现在也想多多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天台农场这个项目。”

的确,对于“天台农场”这个人数不多、名气不大、实力较弱,就像一株刚刚萌芽的小草一样的小团体来说,让更多的人知晓他们、了解它们确实是当务之急。而另一方面,既然进行经营,盈利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盈利的问题我们也思考了很久,现在逐渐清晰起来,我们觉得盈利点主要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我们可以给顾客提供私人订制的天台、阳台改造的整体方案和一条龙的技术指导;二是提供场地给学校、单位或者家庭,进行儿童自然、环保教育、白领减压活动或者亲子互动项目;三是我们可以出售部分农场出产的有机蔬菜,现在现代人很多都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困扰,而我们这里的产品可以保证绿色、天然、无污染,对身体很有益;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想完成一些土地改造的任务。因为在国内很多地方,大量的土地都受到了污染,重金属、环境荷尔蒙都严重超标,土地板结、土壤生态环境失衡都成为严重威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而我们的技术可以完成土地修复,帮助土壤恢复到健康状态,这个是很有意义的。”

说起他们的构想,周志军可谓是有了一定的成竹在胸,但对于他们接下来应该选择走民办非企业的道路还是去注册企业,两人都有点困惑和迷茫。

他们说,在带着自己项目参赛的过程中,也接触了一些香港的社会团体和企业,认识了有“香港社企之父”称号的谢家驹博士。谢博士创办了一家名为“仁人学社”的社会企业,所谓社会企业就是以致力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开展一些经营活动,不以单纯的盈利为目的,但是为了能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资金的收入。

所以他们也倾向于将“天台农场”办成一家社会企业,既能保证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正常运转,也能够让他们的研究所成惠及更多的人群。

近期,他们即将再次前往香港拜访谢家驹博士,届时有些思路势必会更加清晰,接下来如何发展、壮大也将更加脚踏实地。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缺少梦想,不常见的是能充分培育梦想的土壤。“天台农场”,撒一粒种子,用热情让它生根发芽,直等到小小梦想大大开花。

猜你喜欢
小榄天台农场
未竟之问
农场假期
在天台(组诗)
小榄美术家协会建会35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农场
天台植物
天台植物
天台
小榄爱心助学团到紫金助学
菊邀天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