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5-05-30 15:41普家德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泮托拉唑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

普家德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疗效、总体疗效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缩短症状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胰腺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泮托拉唑;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65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25-02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中上腹部持续或剧烈腹胀腹痛。发病的病症病理为水肿或坏死。数据调查显示,该疾病发病率约为5%—10%,其中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改变和工作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该疾病发病人数也在持续增加,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2]。为了探究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纳入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36—72岁之间,平均(58.2±1.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20小时,平均(9.6±0.5)小时。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34—75岁之间,平均(59.4±2.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8小时,平均(8.2±1.1)小时。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临床诊断标准:

(1)依据《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3],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后确诊,多数患者胰腺形态改变,且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指标明显升高。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2)排除认知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禁水禁食,给予肠胃营养支持,进行胃肠减压,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改善微循环,应用生长抑素治疗。首先静脉注射250μg生长抑素,然后将3000μg生长抑素和48ml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混合后静脉泵入,将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50μg左右。轻度患者连续泵入治疗1周时间,重症患者连续泵入治疗2周时间。

1.3.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将40mg泮托拉唑和100ml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混合后静脈滴注,每日2次。两组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临床表现,记录症状和各项生化指标的恢复时间。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如下[4]:治愈: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血尿淀粉酶、白细胞等生化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胰腺功能基本恢复;好转: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生化指标改善,胰腺体积略大;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临床症状和各项生化指标异常均为改善,甚至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2)比较患者的治疗恢复时间,以腹胀腹痛、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白细胞恢复时间作为评判标准。(3)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其中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和χ2检验,治疗恢复时间作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和t检验。P<0.05说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轻度疗效(92.3%)高于对照组(65.2%),总体疗效(80.0%)高于对照组(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治疗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经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实,急性胰腺炎往往发生在患者既往患有胆道疾病、酗酒或暴饮暴食后,另外日常危险因素也较多。在任英霞等人的研究报道中称[5],想要维持胰腺的正常生理功能,就要保证胰腺酶源处于非活化的形态。因为如果激活了胰酶,不仅会对胰腺自身造成伤害,同时还会提高白细胞的活性,导致其产生较多的炎性介质和氧自由基,如此就会导致病理变化。这些物质可以随着血液和淋巴管输送,因此阻止胰酶释放、改善人体微循环,就可以避免胰腺损伤,达到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对于胰腺炎的治疗,普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只有当患者脏器功能损害、腹内压无法降低时,或者胰腺坏死、发生脓肿感染时,才需要及时进行急诊手术。保守治疗常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方案,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休克、抗感染治疗等。生长抑素能够抑制胰酶和胰液的分泌,第一可以和胰腺表面的生长抑素受体相结合,降低胰酶活性,减弱胰腺的分泌功能;第二可以显著降低胰腺血流量,从而减少了胰酶进入血液中的数量[6]。泮托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抑制剂,主要作用机制是在胃黏膜细胞上发挥作用,减少胃酸的分泌量,从而减弱胰腺的分泌功能,在保护胰腺自身的同时明显减轻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7]。两者合用,不但疗效显著,促进症状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同时还可以避免生长抑素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程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80.0%,其中轻度患者有效率为92.3%,重症患者有效率为57.1%,均高于对照组的65.2%、35.3%,和孙敏珠等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8]。患者不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和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上,仅有呼吸窘迫、肺部感染、胰腺囊肿各1例发生,占比7.5%,远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缩短症状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胰腺功能改善,值得临床锦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费贤彬.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160例疗效观察[J]. 现代医院,2011,20(03):60-61.

[2] 高海平.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15(02):37-38.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04):257.

[4] 袁景,崔平,王建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炎症递质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0(04):397-399.

[5] 任英霞,康惠贞. 乌司他丁、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医刊,2014,09(12):64-65.

[6] 周涛.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0(15):137.

[7] 丁杰,余建国,何慧琳. 生长抑素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J]. 基层医学论坛,2010,32(23):1067-1068.

[8] 孙敏珠,魏文华,张萍.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5(03):98-99+102.

猜你喜欢
泮托拉唑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泮托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癔球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