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多苷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5-05-30 20:01杨生亮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杨生亮

摘要:目的:对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雷公藤多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上,观察组患者为90.9%(40/44),对照组患者为75.0%(33/44),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依巴斯汀;雷公藤多苷;慢性荨麻疹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53-01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疾病,在反复发作的时候会出现瘙痒、风团和血管性水肿的现象,此疾病时轻时重,没有一定的规律,全身症状较轻,但发病原因尚不明确[1]。本研究为了分析雷公藤多苷与依巴斯汀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39例,男性39例,年龄区间16到40岁,平均年龄为(31.2±2.5)岁。所有患者都在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都符合标准。所选择病例都为慢性荨麻疹性质的干性湿疹。采用双盲法随机将本组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31.3±2.4)岁,而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31.1±2.6)岁,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性别以及年龄等基准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本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临床对两组患者治疗中,对对照组的患者主要采用依巴斯汀治疗,依巴斯汀为l0mg,1次/d,维生素的计量为C0.1g,2次/d,实行局部的外用氢化可软膏,2次/d。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规格为10 mg/次大小的雷公藤多甙片,每日3 次,连续服药4 周作为1 个疗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两组患者都有治疗实践3周,在治疗后第2周和第3周,开展随访各1次,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同时由专人进行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瘙痒的程度、风团的数量以及大小,并采用4级评分法对病情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如下表1所示。其中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3疗效评定

治愈:患者頭痛和发热情况消失,风疹块引起剧痒、针刺和灼热感消除,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在90%以上。好转:患者头痛和发热情况有所缓解,但是风疹块导致的剧痒、针刺以及灼热感没有根除,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在20%以上。无效:患者头痛和发热,风疹块导致的剧痒、针刺以及灼热感病情没有解除或加重,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在20%以下[2]。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检验结果均以率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在临床总有效率对比上,观察组患者为90.9%(40/44),对照组患者为75.0%(33/44),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2所示。

2.2 疗效的副作用。

观察组中出现5例出现胃部的轻度不适情况,都没有耐受到作停药的处理。对照组的患者中,口服依巴斯汀后导致头昏和乏力义口干的情况有7例,都没有耐受作停药的处理。

3、讨论

慢性荨麻疹被中医称作“瘾疹”或者“风疹”。依照证候来分类,可把荨麻疹分成风寒束表、风热的犯表、血虚风燥的类型。慢性荨麻疹主要是因为平素体弱和气血不足以及久病气的血耗伤所致,中医辨证认为血虚风燥比较多见。中医里有“血行风自灭”的说法,治疗的时候,宜养血祛风和润燥止痒[2]。雷公藤属于我国的传统中药,典籍记载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主要选用其根木部位来作为药用。其临床价值主要有:能够有效调节免疫系统,药物中的雷公藤多普能够对人体神经树突状细胞的成长和运输发挥出有效的抑制作用,机体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也会在该成分的作用下而被激活[3]。主要用于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的异常亢实施有效的抑制,对反馈机制发挥作用,合理调节免疫系统。药物还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够对机体免疫病理环节以及炎性反应过程进行有效阻断,从而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4]。本研究结果表明,临床通过对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依巴斯汀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的总有效率91.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有关学者研究结果一直,进一步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更为显著。

总的来说,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东. 依巴斯汀联合雷公藤多苷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11:4215-4217.

[2] 刘金波. 雷公藤多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1:165.

[3] 钱苗,张少渊. 雷公藤多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06:359-362.

[4] 陆琪. 盐酸非索非那定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40例[J]. 中国药业,2012,20:97-98.

猜你喜欢
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研究概况
祛风汤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阴血不足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探析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和平地区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测定临床分析
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合弗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7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