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随机对照研究

2015-05-30 00:33谢玲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利培酮阿立哌唑

谢玲

摘要:目的:对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疗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痴呆精神行为治疗的患者共66例,随机将6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3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称之为阿立哌唑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利培酮进行治疗,称之为利培酮组。结果: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的痴呆患者痴呆病理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阿立哌唑组的用药不良反应评分低于利培酮组,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都能有效的对痴呆精神行为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阿立哌唑的用药更具安全性。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痴呆精神行为;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60-02

痴呆精神行为,是由于患者自身认知功能出现缺损而引起的一种智能损坏综合症。痴呆患者的智能受损,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对患者的生存造成威胁[1]。痴呆精神行为也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最为严重的状态会促使患者精神分裂、产生幻觉以及行为失控。现阶段广泛运用于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治疗药物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因此我院开展本次的临床药物治疗试验,来对比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痴呆精神行为患者共66例,通过随机抽号的方式,将6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3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称之为阿立哌唑组。阿立哌唑组中,有男性患者23人,女性患者10人,33例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78±5.43)岁,平均病程为(6.54±2.64)年。另一组患者则通过利培酮进行治疗,称之为利培酮组。利培酮组中,有男性患者22人,女性患者11人,33例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88±6.07)岁,平均病程为(6.37±2.85)年。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以及平均病程三项差异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确定差异数据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本次入组痴呆精神行为临床治疗试验的患者,均符合国际ICD-10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判定标准。

1.2 治疗方法

在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试验开展前,需在医务人员的专业指导下,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周的停药工作,禁止使用临床治疗指定以外的其他精神类治疗药物,确保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准确性。

阿立哌唑组通过使用阿立哌唑进行药物治疗,阿立哌唑初始使用剂量每天不得低于5mg,根據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疗效情况可适量的增加阿立哌唑的药物剂量,但每天用量不得超过20mg。整个药物治疗持续10周,33例患者的阿立哌唑平均用药剂量为(15.34±3.41)mg/d。

利培酮组则通过使用利培酮对痴呆精神行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利培酮的初始用药剂量不得低于每天0.25mg,与阿立哌唑组相同,可以通过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疗效情况适度的加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利培酮用药剂量不得超过每天4mg。利培酮药物治疗周期也为10周,33例患者的利培酮平均用药剂量为(2.46±1.38)mg/d。

1.3 评价指标

通过对两组治疗模式下,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痴呆病理以及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评分,来对比两组药物治疗模式的优劣。患者的痴呆病理通过BHAVE-AD进行评定,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症状评分则根据各项生化指标以及心电图的反应。

1.4 数据处理

两组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对比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数据,通过t检验进行比较,当求得P值小于0.05时,则差异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药物治疗下,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痴呆病例进行评分,能够发现,两组治疗模式下患者的痴呆病理评分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痴呆病理评分也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再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症状进行评分,阿立哌唑组的评分数值明显低于利培酮组,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差异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判定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两组药物治疗下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详见表1。

3.讨论

通过对我院痴呆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各类相关参考文献,可以发现很大一部分的痴呆患者,都会在发病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并不是单个系统的失衡导致,经过分析研究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可能是因为多巴胺、胆碱功能、谷氨酸以及神经元中的生化缺损导致[2]。作为一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由于缺少对外界的常规认知能力,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攻击性,并且常会伴有幻觉、妄想、坐立不安或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

阿立哌唑作为一种5-羟色胺和中枢多巴胺的平衡拮抗剂,能够有效对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状进行缓解。阿立哌唑通过对中枢神经中的多巴胺各项神经通路进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脑神经元放电[3]。阿立哌唑作为一种阻滞剂,同时对于患者的受体来说又是一种引导剂,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对亢奋的多巴胺功能有较强的阻滞力,同时当多巴胺功能低下时又能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刺激[4]。对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多巴胺系统进行稳定中,药物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症状。

利培酮作为一种单胺能拮抗剂,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治疗药物。利培酮在对多巴胺系统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并不能像阿立哌唑一样的稳定。因此在对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治疗中,常常伴有不同症状的不良反应发生,如头晕、恶心、口干、心肌供血不良、QT间期延长等症状[5]。虽然在疗程结束后,利培酮也能对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症状进行有效的缓解,但在治疗过程中多了一定的风险性。

综上所述,在痴呆病理评分相同的情况下,应该选取安全性能更高的阿立哌唑对痴呆精神行为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的对痴呆精神行为患者的症状进行缓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罗克勇,刘克祥,王瑞超等.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2013,8(1):40-42.

[2] 陈立勇,姚丽敏.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8):2721-2722.

[3] 王玉忠,郭君英.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072-1073,1144.

[4] 李洪涛.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213-214.

[5] 李颖.阿立哌唑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4):19,66.

猜你喜欢
利培酮阿立哌唑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价值比较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利培酮辅助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糖脂代谢影响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