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与实践

2015-05-30 00:33杨文霞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循证护理高血压

杨文霞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高血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在坚持运动、控制饮食、遵医服药、依从性满意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自评焦虑抑郁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保证血压控制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循证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65-02

循证护理也叫实证护理,即通过慎重、准确、明智的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依据,结合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与临床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愿望,为其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案。本研究以11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1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5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在41-77岁,平均年龄55.3岁;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2例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具有均衡性,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循证问题: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高血压疾病认识不足、心理压力大、用药不合理、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等。(2)循证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查询文献,查找该领域最科学、最合理的实证,结合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临床经验及实际病情,寻找最合理的护理方案。(3)循证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其不良情绪,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对其病情发展及康复产生直接影响,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鼓励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加强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饮食规律、口味习惯,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遵循“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原则,多进食蔬菜与新鲜水果。运动指导: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为其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自评焦虑抑郁情况等;并测量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健康掌握知识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可知,对照组的健康知识合格率为25.93%,观察组为85.4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在坚持运动、控制饮食、遵医服药、依从性满意度等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患者的自评焦虑抑郁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其收缩压、舒张压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指患者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三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临床发病率较高,也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提高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高血压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有效的降压治疗控制血压,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是保证降压效果的重要手段。在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日常生活方式,增加其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其自我监护的能力。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饮食指标及运动指导,促使患者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缓解其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本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后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针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保证血压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等.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13,17(6):1.

[2] 司徒薇薇,汪海娅,徐晓颖,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相关危险因素[J].上海医学,2013,36(4):346-348.

[3] 胡秋玲.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5,13(2):65-66

[4] 王素卿,康文娟.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知识与饮食行为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3,14(4):241-242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循证护理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