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2015-05-30 02:46陈玉磊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运动功能

陈玉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脑瘫患儿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18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病患。对照组90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90例病患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瘫痪患儿,经护理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的生活能力评分都有明显升高,但是实验组病患好转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病患高,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瘫患儿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疗法,收效良好,对病患生活自理的能力及肢体运动的功能恢复有很好推动作用,临床护理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 康复护理干预 脑瘫患儿 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78-01

伴随最近几年围生医学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重症监护相关技术的不断提升,窒息儿与早产儿存活率,危重病儿成功抢救效率都呈递出累年上涨趋势,同一时间脑瘫患儿数量不断增加。提升脑瘫患儿生活能力及日常运动功能,逐渐变成国内外医学工作者争相研究的话题[1]。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光靠康复师是远远不够,本院目前在做的就是把康复融入到生活护理,由康复师评估,制订计划,培训照料者康复技能,由照料者与康复师共同完成康复训练,将康复贯穿于整个护理中,不仅提高康复普及率,而且保持了康复的连续牲,自本院结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以后,已取得显著效果,现把有关情况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脑瘫患儿180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病患。脑瘫患儿里男92例,女88例,年龄一个月至九岁,平均年龄(2.3±1.4)岁。两组病患无论性别,年龄与患病情况等方面都不具备差异性,存在可比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90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90例病患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主要举措是把康复融入到生活护理,即由康复师评估,制订康复计划,对照料者进行康复技能培训指导,由照料者与康复师共同完成康复训练,将康复融入到日常生活护理中。实验组具体护理措施为:首先,心理康复。脑瘫患儿基于肢体运动的障碍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对待该类患儿,要语气柔和,态度和蔼,多与患儿及照料者沟通交流,在短期内消除康复师与患儿间陌生感。护理过程当中动作要轻柔并富有爱心,摒除患儿对于康复师及训练环境的恐惧感,改善其心理状况,提升患儿对护理操作与康复治疗的配合程度,提升患儿配合治疗积极性,康复人员和护理人员对病患采取心理疏导方法,尽量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2]。同一时间,对照料的护理员积极讲解脑瘫康复有关知识,提升其治疗自信心和对于脑瘫与脑瘫康复有关知识认知,教会护理员相关康复训练的技术,旨在将康复融入日常生活护理,提升患病儿童康复治疗的效果。其次,身体训练。照料者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对患儿基本坐,站,行走这些动作做康复训练,纠正异常姿势。再次,对电生理方法对病患肌肉,触觉与四肢这些感觉器官进行刺激。对患儿做生活自理能力相关训练。再对病患患侧予以按摩。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调研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利用X2卡方检验,检验结果用P表示,P<0.05表示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FMA评分在护理前为(38.4±2.5)分,FMA评分在护理后为(49.8±2.7)分;ADL评分在护理前为(3.5±1.0)分,ADL评分在护理后为(7.1±1.6)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方法,FMA评分在护理前为(41.3±3.4)分,FMA評分在护理后为(68.2±3.6)分;ADL评分在护理前为(4.0±1.2)分,ADL评分在护理后为(9.8±1.9)分。两组脑瘫患儿护理前的FMA评分和ADL评分,其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脑瘫患儿FMA评分和ADL评分都明显上升,并且实验组脑瘫患儿FMA评分和ADL评分比对照组明显要高,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瘫疾病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威胁,最近几年重症监护相关技术连年提升,危重病儿成功抢救效率都呈递出累年上涨趋势,同一时间致使脑瘫患儿数量不断增加。现如今脑瘫患儿多数不可完全治愈,有研究资料表明,早期施以系统化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让脑瘫患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及肢体运动的功能有效提升,提升患儿的生活自信心,同一时间能够大幅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3]。国内已经有研究表明,零到一岁是大脑发育最快,新陈代谢最旺盛时期,这时大脑代偿能力也最的,未成熟脑的可塑性比较强,在该阶段对于脑瘫患儿采取早期干预,能够促使临近的细胞代偿局部受损的细胞,促使脑功能有受损的新生儿通过护理干预能够实现最大自身潜能,有效降低其患病程度,提升患儿基本生活和运动的能力,进一步取得比较满足康复效果。本院在给脑瘫患儿开展护理干预的时候,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早期干预康复护理。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两组脑瘫患儿护理以后FMA评分和ADL评分都明显上升,并且实验组患儿护理以后FMA评分和ADL评分比对照组明显要高。

综上所述,对脑瘫患儿做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病儿童生活自理的能力及肢体运动的功能恢复情况,应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段勤.综合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3:145-146.

[2] 宋红娜.引导式教育护理干预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3:165-166.

[3] 李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19:2703-2704.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干预运动功能
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可行性及对预后影响分析
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分析
康复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期间的应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在改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