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舒适护理在肺结核咳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5-05-30 02:46程宝华田英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舒适护理肺结核

程宝华 田英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肺结核咳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里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予传统护理,每日执行医嘱,监测生命体征,两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实验组40例,予舒适护理,包括生理、环境、心理舒适护理,两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比较治疗后舒适满意度。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39.12±1.32)较对照组(49.13±1.6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舒适满意度比较,实验组(9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并改善患者对舒适满意情况,提高肺结核咳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肺结核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78-02

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的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咳痰、低热等。临床恰当的临床护理,能够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做了相关研究,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变化和舒适满意度的比较,来探讨舒适护理对肺结核咳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与我院传染病科以肺结核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肺结核咳血患者,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2.3±11.2)岁,对照组40例肺结核咳血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3.2±12.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咳嗽、咳痰并伴有其他症状,不明原因发热,有过敏反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痰菌检测到结核杆菌。

1.3 纳入标准

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2]的诊断标准;年龄23-70岁;患者自愿参与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所在单位伦理学相关机构的批准。

1.4 排除标准

心、肝、肾严重疾病;恶性肿瘤;患有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患者;血液性疾病,神志异常以及近2个月来服用抑制炎症因子的药物的患者。

1.5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方式,每日正常执行医嘱,监测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实验组进行舒适护理模式,两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舒适护理组:生理舒适护理:帮助并指导患者发生咳血时及时卧床,保持侧卧体位或头偏向一侧,护理人员轻拍患者背部帮助患者轻轻把血咳出,可以在患者胸部加垫以助患者顺利把血咳出,患者在咳血期要绝对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定时给患者翻身并按摩。环境舒适护理: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安排病房,尽量使患者有独立空间,视觉上环境舒适,干净整洁,听觉上安宁怡静,感觉上温馨舒适,湿温度适宜,每天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及时清理血迹和污染物,避免刺激患者,护理时要稳、准、轻,尽量避免影响患者休息。心理舒适护理:当患者发生咳血时,都会紧张、焦虑,甚至绝望,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咳血的预防及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病情,消除焦虑。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处理,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焦虑评分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療后实验组舒适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结核咳血往往发病突然,后果严重,当患者发生大咳血时,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娴熟的操作技术,还需要沉着冷静,客观判断情况,选取最适合的处理方式以缓解病情。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为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的需求达到满足,使他们感觉安全、信任、尊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病人的满意度也就有所提高,舒适护理是主动的服务,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主动性,这又促进了舒适护理的效果,舒适是一种躯体感受,无法用机器衡量,这也增加了舒适护理的难度,有研究表明,舒适护理的基础是护士娴熟的操作技术。舒适护理包括了护理和人性的整体内容,并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提高积极配合治疗的主动性,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舒适护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的探讨与研究。笔者做了相关研究,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变化和舒适满意度的比较,来探讨舒适护理对肺结核咳血患者的应用效果。

本实验显示,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39.12±1.32)较对照组(49.13±1.6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结果可以看出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对自身情况深刻认识,积极乐观,与家人相处融洽,使患者对肺结核咳血方面的医学知识有进一步了解,降低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减轻心理负担。两组舒适满意度比较:治疗后实验组(9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给予患者心理、生理、社会舒适护理时,患者的舒适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说明舒适护理更加受患者青睐,可使患者感受到尊重、信任,增加患者配合治疗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舒适满意度,增加患者的主动性,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经济负担,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级谦. 肺结核诊断标准[J]. 结核病健康教育,2008,01:7-9.

[2] 魏小红. 肺结核咳血36例临床护理观察[J]. 现代养生,2013,20:61-62.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舒适护理肺结核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浅析涌泉穴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