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

2015-05-30 02:46胡小静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预见性护理低血糖

胡小静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预见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对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低血糖发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92-0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而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 3. 9 mmol /L) 是老年糖尿病治疗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由于各脏器生理功能减退,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轻者表现为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乏力,面色苍白等,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意识障碍、跌倒等。如诊治不及时,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形态学改变,甚至死亡。易发生在凌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也常见于紧张剧烈的体力活动。笔者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3年4月~ 2014年3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52例,男35 例,女17例,年龄57 ~ 81 岁,平均年龄( 63. 3 ±3. 4) 岁,糖尿病病程3 ~ 30 年,平均( 10 ± 5. 4) 年。入院时血糖水平为1.7-3.3mmol/L,发生在早中晚餐前19例,入睡前6 例,夜间27例。

1.2 方法 预见性护理就是指在患者提出问题之前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与判断,运用预见性思维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制订预见性护理方案,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1]。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即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根据其治疗方法,理解能力,文化程度,合作程度,患者家庭支持度等制定预见性护理计划。

1. 2. 1 入院护理: 责任护士接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评估,了解患者病情、既往史、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皮肤营养情况、心理状态、生活环境等,制订个性化预见性护理计划。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有针对性地反复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如科内小讲课、宣传栏、画册及报刊,将集体教育与个人指导相结合,配合急救演练,嘱外出时有人陪同,随身携带糖尿病卡、糖果、饼干等。告知患者及家属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使患者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知识,特别是低血糖发生的原因,症状,如何防范,处理和急救措施等[2]。

1.2.2病情观察:降低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是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一项重要环节,低血糖可致跌倒、心肌缺血、脑梗甚至昏迷、死亡。老年病人常有自主神经动能紊乱而导致低血糖症状不明显,除加强血糖监测以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不宜控制过严,一般空腹血糖不超过7.8 mmol /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 mmol /L即可。发生低血糖后即使症状缓解也要防止再次发生低血糖,积极寻找引起低血糖的诱因。因此,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院外护理干预,如健康宣教对提高患者识别低血糖的能力、防止发生低血糖的保护性措施,并积极主动的采取干预等,这些都能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1.2.3用药指导:首先要让患者了解口服药的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指导老年患者正确服药,口服降糖药特别强调时间性,如磺脲类降糖药通常在0.5h起效,所以通常在饭前0.5h 口服,双胍类药物是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因此,用药时间应在餐中。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也是胃肠道反应重,应在餐中口服,需注意的是此药需嚼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格列奈类药起效迅速,一般在餐前5 ~ 15min 口服,不良反应同磺脲类相似,但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若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明显,可选择胰岛素注射,胰岛素分为速效、短效、中效和长效,根据不同的起效时间决定胰岛素注射的时间、部位。告知患者饮食的重要性,要及时进餐,否则会发生低血糖,因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即是低血糖,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在餐前15 ~ 20min 将储存于2 ~ 8℃冰箱中的胰岛素按剂量皮下注射,胰岛素提前0.5h 取出,先抽短效,再抽长效,摇匀后进行注射。

1.2.4运动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状况一般较成年人差,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性别、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因素,为患者制订个性化锻炼的方案,量力而行,并督促其长期坚持适量的运动。运动的时间选择在餐后的1 h,且以30 min为宜,每周3 ~ 5 次,不可进行空腹运动或用药后运动。运动要规律,指导患者自测心率[心率= ( 170 - 年龄) 次/min],以微出汗最佳,如慢跑、快步走、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后可临时加餐。责任护士应主动评估患者的用药、用餐及血糖监测情况,观察患者的低血糖反应,做到主动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协调一致,掌握规律适量运动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加强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老年人对低血糖的反应比较迟钝,如发现过晚,患者将面临严重并发症,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使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相结合,减少或避免老年患者意外的发生[3]。

1. 2. 5 加强巡视:在低血糖发作高峰期及早发现低血糖高危人群,如发现在睡前血糖或者凌晨3点血糖指标在6 mmol /L以下时,夜间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可能性在80%以上,且大部分无明显低血糖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定时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可疑低血糖及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患者,重视患者主诉,如出汗、心慌,饥饿感明显,头晕等及早处理。

1.2.6低血糖的正确处理:老年糖尿病患者意识清醒,应当即刻口服15 ~ 20 g 的糖类食物,以葡萄糖为宜,每15 分钟进行1 次血糖监测。如果血糖指标在3. 9 mmol /L 以下,应当继续口服15 g 葡萄糖,15 分钟再次对血糖指标进行监测,直至低血糖症状得到纠正并测得血糖在3.9 mmol /L以上。对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当立即静脉注射40 m l—60 m l 50%浓度的葡萄糖液,或者持续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每15 分钟进行1 次血糖水平监测,如果血糖指标依旧在3. 0 mmol /L 以下,則继续给予60 ml 50%浓度的葡萄糖静脉注射,直至低血糖症状得到纠正和缓解。磺脲类药物和长效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不易被纠正,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葡萄糖的注射,恢复意识之后至少要保持24 ~ 48 h 的血糖监测。

2 结果

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低血糖事件,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

3 讨论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减退,降糖药物易在体内蓄积,且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并发症多,联合用药多,病程相对较长,健康教育不到位也是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预见性护理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防范能力,识别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加强低血糖高危时间的血糖监测( 特别是夜间) ; 识别掩盖低血糖症状的药物,减少治疗中的错误。通过预见性护理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低血糖的危害,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树立信心教会患者及家属识别低血糖发生时的临床表现,提高老年患者预防低血糖症的意识,自觉养成定时、定量、定餐的良好习惯,生活起居规律,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有效地掌握低血糖的预防和自我急救措施,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5]。

参考文献

[1] 于海霞,王丽娟,王淑红. 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3( 9) : 859.

[2] 崔改芳,王香丽,杨红丽.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 21( 3) : 347.

[3] 丁雷,吴吉萍,李中南. 老年糖尿病严重低血糖症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5,8( 4) : 351.

猜你喜欢
老年糖尿病预见性护理低血糖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