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心理探析

2015-05-30 09:26刘亚军
求知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就业心理误区思想政治教育

刘亚军

摘 要:面对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严峻形势,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及时做好应对策略,引导大学生及时调整就业心理和择业心理,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否则必将出现就业心理与就业市场相互矛盾的困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教育,消除就业心理误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心理;误区;对策

1.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很多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毕业生供求失衡的问题。与此同时,当前90后大学生的普遍出现不合理就业心理问题将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困境和难题。

首先,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普遍缺乏职业理想和责任感。更多地体现在择业过程中的趋向,它主要体现在,大多追求工资高、待遇好、吃苦少的工作,而对基础性的、较为吃苦的工作则采取回避的态度。大学生更注重的是待遇问题,而不在意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能力的发挥等,缺乏长远规划。

其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还呈现出择业意愿上的矛盾。一方面,很多学生趋向于前往大城市、沿海城市等行业发展前途广阔的地域发展,另一方面又局限于家庭的地域因素,不愿远离家乡,形成择业的心理矛盾。

最后,个别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缺乏诚信意识。很多大学生就业时主要考虑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机关事业单位,不愿从事生产制造行业类企业,惧怕职业风险和压力,不敢承担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压力。在应聘材料上也有作假的个例,不敢如实表现自己的性格、爱好、缺点等信息,这些求职行为直接导致一些用人单位的不信任。[1]

2.大学生就业心理成因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误区成为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固然有毕业生就业心理不成熟、急功近利的原因,但也和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息息相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引导毕业生求职趋向的主要途径。一方面,企业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逐渐下降,虽然私有企业有所增多,但是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化,需求逐年减小,另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更加公平和透明,需求量更加寥寥有限,导致受毕业生青睐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足。另一方面,当前很多高校的办学模式趋同,专业往往相近,大多都瞄准热门行业和热门专业,而社会和企业的对口需求量是较小的,往往导致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供远大于求,而其他一些专业毕业生数量却供不应求,形成毕业生市场的专业结构性矛盾。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途径

首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加大就业和创业中优秀毕业生榜样事迹的舆论宣传力度。要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就业心理是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投射,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贯穿整个大学时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可以举办各类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心态和观念进行引导性教育,帮助学生澄清观念上的模糊认识,消除可能出现的就业心理偏差,做好深入细致的教育观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观障碍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理念教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诚信缺乏导致竞争力的缺失,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 坦诚对待用人单位和求职市场。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拓展工作模式,增强引导性教育实效。事实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拓展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使得思想教育工作有的放矢,避免泛泛而谈。针对大学生就业求职主要青睐于事业单位或大型国企的现状,主要应该从学生毕业时的心理状态入手,减轻学生害怕独立和承担风险的恐惧心理。应多宣传和鼓励正面成功的范例,还应加大扶持力度,努力争取国家优惠政策。

只要大学生的思想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在择业、创业的实践中才会以实现自身价值、服务于社会及国家作为择业的最重要标准。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国家的有力资源。因此,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切实地转变就业观,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及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曹永军,吕 媛,郭树航,徐智策.大学生就业观问卷调查报告[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2]丁永刚.现今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及引导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8(03).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

猜你喜欢
就业心理误区思想政治教育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特点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浅析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