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记者型主持人采访技巧

2015-05-30 18:37刘海英
2015年6期
关键词:采访受众

刘海英

摘 要: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集采编播于一体的记者型主持人也随之脱颖而出,对于这类主持人来说,扎实的采访功底,娴熟的采访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记者型主持人采访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记者型主持人;采访;双重角色;受众

近几年来,一些优秀的电视栏目可谓层出不穷,节目主持人作为媒体和受众之间联系的桥梁,无疑受到更多的关注,集采编播多种技能于一体的记者型主持人也就脱颖而出。一名记者型主持人的采访能力如何,是这类主持人能否突出重围,独具特色的关键所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播音员到主持人、从新闻记者到栏目编辑的实践经验,就记者型主持人的采访技巧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采访的成功与否和采访前的案头准备成正比。经验丰富的记者都会有这样共同的感受,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做十分钟的准备。作为一名记者型主持人,兼具了主持人和记者的双重身份,要考虑的因素远比一般的记者要更多更复杂。记者型主持人采访前的案头工作,应在条件可能、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考虑周全。

1. 研究分析选题,确定采访重点。选题是电视节目创过程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键所在。采访前就要对已确定的选题,进入深入的分析,以求挖掘出最精彩的内涵。记者或主持人的提问,实际上代表受众的提问,因此,作为一名采访者时刻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揣测受众最想听到采访对象说什么,最想通过采访者的采访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因此,记者型主持人必须在采访前将选题研究透彻,以确定采访重点是什么,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 初拟采访大纲,设计问题。所设计的问题对于采访主题、采访对象来说,应该是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既能反客观事实,又能获取和主题相关的信息,并且对受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求设计问题简单明了,准确传达给受访者,切记含糊不清、抽象宽泛。另外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受众所关心的和想要知道的问题,了解受众心理,站在手中立场上,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

总之,采访前的准备对于采访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一次采访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可以在采访中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二、采访中要抓住记者型主持人采访的特点

记者型主持人的采访不同于一般记者的采访,他兼具了主持人和记者的双重身份,除了演播室外记者式的现场采访,还包含有演播室内主持人的访谈类采访,既要达到记者式采访的目的,又要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把控好作为主持人的声音、语言、形体等方面的,良好的主持状态和得体的语言运用是迅速打开局面,并使采访顺利进行的保证。

1. 采访要以平等的方式进行。记者型主持人虽然和记者一样,采访的对象无所不及,上至政界官员,下至平民百姓,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采访对象,但与记者又有所不同,主持人是媒介与受众的直接联系者、代言人。所以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采访时的神态、语调、形体、服饰等等。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所使用的语气腔调都要有所不同,在称呼上也要注意,既要准确,还要得体,要与被采访者的身份,以及采访的环境相吻合。但是有所区别绝不等同于把被采访者分成三六九等,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对任何采访对象带有个人感情色彩,面对政府官员不能仰而望之,面对平民百姓更不能俯而视之,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比如残疾人、监狱服刑人员等等,更要注意语言、语气、神态的把控。笔者在法制类栏目工作多年,采访的对象经常会是一些在押服刑人员,甚至一些死刑犯,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更加不能掺杂个人感情,不能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就对他们产生恐惧或者厌恶的情绪,这些都是采访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些特殊群体比一般人更加的敏感,抵触媒体。所以采访时一定要和他们保持平等的交流状态,要暂时抛开他们的身份,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他们对采访者才会没有戒心和抵触,才可以顺利的进行采访。

2. 采访提问方式要因人而异。一些采访对象面对主持人的话筒不免有些紧张,有时对主持人的提问表现得茫然,不知所措。这个时候,主持人千万不能着急,而应该力争做到:他紧张你放松、他冷淡你热情,他言者无意你听者有心,抓住机会,一举突破。营造良好轻松的氛围,采访才会顺利进行,甚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采访时提问的方式应因人而异,比如,对一时还不能集中注意力的采访对象,主持人可以用笼统的提问开头,让采访对象在不经意的回答中慢慢进入状态。还有就是在一些比较激烈话题的采访中,也可以用一个含义广泛的问题开头,然后缩小话题,最后进入正题。在做一些曝光类节目的采访时,一些被采访者可能并不愿意接受和配合采访,不愿回答记者提问,这种情况下,采访者就要抓住问题要害适时追问,根据所掌握和了解的情况,引导被采访者回答出受众或节目主题所需要了解到的信息,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引导绝不等同于诱导,决不能一味追求采访效果,而诱导被采访者说出与事实向悖的东西,另外追问也并不是咄咄逼人,不依不饶,即便是被曝光者(被采访者)做了有悖常理甚至违规违纪违法的事情,我们也要尊重其人格,尊重其话语权、隐私权。仍然以笔者的实际采访为例,笔者曾经采访过一名杀害其舅母的死刑犯,虽然在采访前监狱工作人员也对其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其配合媒体采访,但这名死刑犯仍在采访时三缄其口,拒不回答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改变采访思路,不再直接提问所需要获知的信息,而是根据采访前所做的一些工作,了解到这名犯人之前最为亲近的人是自己的祖母,便以其祖母为话题,慢慢打开他的心里防线,再逐步引导,不漏痕迹的转入需要了解的问题。用这样迂回引导慢慢渗透的的方式进行采访提问,使这次采访最终按照预期的设想完成。

3. 采访时给被访者回答的空间。第一,提问时的问题不要让被采访者用简单的“是”与“不是”就可以回答,应该给被采访者以回答的空间,尽可能表达出更多的内容,但同时问题也不能过于空洞宽泛。第二,善于提一些“难题”,难并不是刁难、为难,而是问题可以使被访者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而不是被动应付回答,觉得索然无味。

三、记者型主持人采访时服装服饰要得体

服装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主持人进行大众传播的基本载体,直接传达着主持人的思想、文化修养、个性艺术品位,与受众直接无声的交流。记者型主持人的双重身份,对于服装的要求更高一层,记者型主持人选择穿什么样的服装,取决于采访的地点、环境以及被采访者的身份和节目所要反映的主题思想。央视记者型主持人董倩、柴静等服装造型简约柔和、朴实自然,现场采访态度亲和,却环环相扣、思维清晰,思想锋芒藏于言语之间,服装和语言的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使得采访充满了内涵和思想。笔者曾在农村类栏目工作多年,采访时大多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被采访者也常常是普通农民,这个时候服装就应朴实自然,接地气,这样才能拉近与被访者的距离,消除他们的局促感和紧张感,更自然的进行交流,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采访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记者型主持人,兼具了记者和主持人双重角色,采访虽然因节目、场景、环境以及被访者不同而需各具特色,但共同的是在采访时要能够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记者型主持人,除了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掌握采访技巧,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是要时刻站在受众的角度,明白受众关心和需要了解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采访中游刃有余,使采访客观真实且生动自然,才能通过采访,体现记者型主持人的价值所在。(作者单位:运城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采访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儿子“采访”我
浅谈记者在体育新闻人物采访中如何打破“中国式思维套路”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