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因材施教 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2015-05-30 10:48包彦荣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包彦荣

【摘 要】本文从“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发展;切实改革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新课改以来,每位教师都在“说”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去。但是,多数课堂仍就是有形无实,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叫的是举手的学生,训的是学会的学生,即使是小组交流也是少数尖子生的演讲,多数学生只是学习的陪客,这样的课堂变成了优等生生动的表演课。

一、创设情境,做到“先声夺人”

一个成功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愉快的心情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去。我们不难预想到一个好的开头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开辟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然而没有味道的开头会怎样呢?那些好学生根本不必担心,因为他们在老师与同学的“众星捧月”下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可是其他的学生呢?我想与前者比较势必会大打折扣,甚至于无心听课。在教学“What do you need?”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向学生展示野外美丽的大自然景色,并配有轻松愉快的草原音乐,随着动画展示同学们野外做饭的情境,并在草的上逐个出示了学生做好的可口饭菜,老师在旁边引导:赶紧享用美味的野餐吧,但是没有餐具怎么吃?引出课题:What do you need?学生边吃边学习了本课的新词。这样学生在非常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知识的探究。就连平时极易走神的同学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角色。

二、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要注意做到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对此,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工作。

三、分层设问,做到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基础薄弱,消化知识时间长,逻辑思维较其他学生慢一些,因此,课堂发言的机会容易被反应快的学生捷足先登,从而成为课堂的旁观者。因此,在提问时,一般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尤其是复习课。当然,那些“好表现”的学生面对暂的“冷落”难免会有一些不满的情绪,这时,可以将简单的问题拓展延伸,为这些“斗战士”提供挑战的机会,如,曾提问一名后进生“Whats your hobby?”,这名学生站起来,迟迟说不出答案,于是我建议他多读课文,那些优等生早已等得不耐烦,这时要立刻追问“Whats your hobby?And 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这样既照顾到了后进生,又给其他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四、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1)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尽可能做到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一方面让他们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独立的个性。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小学会学习,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评价讲求艺术性,做到齐头并进

人人都渴望得到认肯,被人欣赏,品尝成功的喜悦,优等生如是,学困生尤甚,所以,应该在同一时期,让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表扬,当然,要特别注意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要抓住时机,做出适当的评价。要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上进。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后进生,当他们回答对了问题,当他们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哪怕极其微小,当他们充满信心的参与教学活动时,要及时点评,用赞赏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轻抚的动作,温馨的评语,让他们发现自己能行。

猜你喜欢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分层施教
人人合格,更多优秀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