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利用问题单开展概念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5-05-30 17:33魏敏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概念教学

魏敏

【摘 要】概念教学要让学生感受概念形成的过程,使之经历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归纳、概括、推演等思维活动,探究、发现规律,感知新的数学概念,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以问题单开展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问题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它强调课堂上以“问题”为纽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中针对主要问题的解决,通过主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主动对话,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的教学活动。问题单,是开展“对话式教学”的应然之道。

【关键词】问题单;概念教学;思维训练

一、概述

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正确地选择思维的方式。我们不论是进行抽象思维还是进行形象思维,都需要以一定的知识。经验(表象)为基础,对这些知识。经验(表象)有深切的感知;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使之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必须首先强化概念教学、特别是数学学科逻辑性很强,更要根据数学概念的特点,让学生牢固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激发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强灵活性。数学概念有什么特点呢?一是抽象地反映某一类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属性;二是表现形式准确、简明、清晰;三是具体性与抽象性统一;四是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为此,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概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思维的基本单位开始,逐步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领域。小学数学概念的掌握与数学思维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数学思维,就不可能学好数学概念。在概念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并成为当下数学教师研究的关注点。“以问题单来开展对话式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主动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主动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主动对话,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的教学活动。

“以问题单开展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问题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它强调课堂上以“问题”为纽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中针对主要问题的解决,师生主动对话,不断生成新问题。因此,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预设与生成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堂永远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之中。我所理解的“对话式”教学:不仅指采用对话方式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思维和教育理念,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方式。意即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环境里,教师通过话题的有效设计,引发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教学方式,是采用对话为主要方式进行的数学教学活动。因此,课堂上,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问题解决的经验,会不会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新课展开环节中,能否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主动解决问题,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主动获得问题解决的路径和方法,形成并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借助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与对话交流后,能否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生成新的问题,带着新的问题开启新的数学学习之旅?这样的课堂,“问题”是教师诱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源头,是开展“对话式教学”的有效载体。教学方式将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生成性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构建高品质的数学课堂。

二、以问题单开展概念教学的环节

(一)问题单中问题的聚焦

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师立足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基础,通过设计导学案、活动单或调查表,内容包括:与本节课相关的已有知识的复习,预习文本内容的要求、提示、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等。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自觉对文本对话,与自我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世界对话,主动提出问题,实现旧知与新知的有效对接。在此基础上,教师批阅预习作业,学生进行交流,“共享”问题,一起聚焦问题,师生一起筛选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重点问题。

(二)问题单中问题的解决

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师结合新课的学习,创设生动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同伴学习),经验分享、比较优化、亲历体验的过程,尝试探究新知,主动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将伴随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掌握问题解决的路径和方法,并敢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而这些经历、体验都围绕着预习活动中提出的主要问题。

(三)问题单中问题的拓展

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师针对新课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围绕本课解决的主要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富有层次性的练习,兼顾知识和能力,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这个环节,学生经历原有经验世界与现有经验世界的问题解决方法的自觉对话,生生之间的多维对话,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现问题、探究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等各方面将得到培养。

(四)生成新问题

这个环节是新课结束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对话,对新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追问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水平,并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带着新的问题,开启新的数学学习之旅。这个环节中,教师是导引者,帮助学生升华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以问开始,以问结束,真正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样态。课后调研,再设计思考。这个环节是新课结束后,教师通过设计问卷调查或找学生座谈、交流,调研课堂教学现状,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自觉反思教学流程,进行再设计思考。这个环节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自我反思能力,通过及时、有效的课堂追问,真正体现为学而教,改进课堂教学流程,跟进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结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过一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基于上面的实践与思考,我以为“以问题单开展对话式教学”,强调了对话互动过程,学生在经历课前对问题的初探、课中对问题的再探和解决,及课后对问题再解决,再探究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思考的方向。这样的数学学习,不仅生成学习认知的结果,也生成师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生成师生互尊互爱互相信任的品质,生成对话的意识、精神、态度、能力、品质等等,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步走向深入,从而形成深度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师生之间生命的相遇、相契,而不仅仅是数学教学任务的相逢。

参考文献:

[1]王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M].江苏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概念教学
深入挖掘,妙笔生花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再谈说明文到底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