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图案在色彩构成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30 17:33肖琼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构成图案色彩

肖琼

【摘 要】教师在色彩构成教学中应当针对本国学生和本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和讲解,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色彩构成原理来为本土的平面设计服务。本文对传统图案在色彩构成中的运用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构成;图案;色彩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是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现代色彩构成的教学是立足于西方美术构成基础上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让学生制作色板、色立方等方式来理解色彩理论。这样的解析对学生深入理解色彩构成是很有利的,但是不免将各种颜色割裂分析,所以在教学的后期,教师会加入主题训练,如“春”、“秋”、“酸”等主题,让学生对相应主题进行色彩构成训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前后两阶段显得无法顺利衔接,学生在对色块形状的搭配尚无明确掌握的情况下,就转入自由的主题创意制作,对一些学生来说有相当难度。故而应该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再加入一个色彩临摹阶段,而传统图案则是十分理想的临摹对象。传统图案的整体则是各种颜色的综合利用,故而对传统图案进行分析与临摹是对西方教学的有力补充。

一、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始终是有限的,有些教师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地将整套色彩构成的理论讲授给学生,但却使学生只是了解了理论,实际的应用却并不过关。与其使学生费大量心力去学习系统的理论,不如先让学生学会感受,包豪斯色彩教学早就明确提出了“感知的教育”这个课题,让学生一切从零开始,用新的目光来观察和了解世界。要真正提高对色彩的审美能力,重在去感受和领悟色彩的本质、情感和规律。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先体会到色彩的感染力,提高了对色彩的审美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表现和运用色彩的能力。

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学生来说,中国传统的优秀图案是加深色彩感受的优秀范本。本文所提的传统图案,主要指中国传统器物、壁画等载体上的装饰图案,而不包括传统的国画。传统绘画当然有其独特的色彩特征,也值得深入研究,但对于色彩构成这一课程来说,传统中国绘画的特有技法不是教学目标,而传统壁画、瓷器、掐丝珐琅器等器物上的装饰图案则颜色鲜艳、轮廓清晰,更适合应用于色彩构成的教学。

在教学中让学生观看清晰的传统图案图片,然后让学生快速直接说出对该图案的感受。比如青花瓷的蓝色纹样,对应冷静、幽雅,更深入一些,这种蓝色带来的清幽感是否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看到故宫建筑的和玺彩画时,是否感受到压抑、庄重,在这些感觉描述中要尽量避免套语,如“明快”、“清新”等等,应用更直接、更详细的语汇来进行描述,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惰性思维。同时在对传统图案的感觉描述中,教师可立足于传统人文审美的感觉做适当的引申。

二、对例作进行分析

色彩构成教学中,作业量一般比较大,而且对手工制作的细节要求也比较严格,这样一来,常常使得学生在临摹过程中只把学习重心放在制作上,而对图案本身的构成原理则没有用心体会。这样一来,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1.分析的是传统图案的各项背景因素

传统图案因其载体的不同,也会有明显的区别。如瓷器上的图案,五彩与粉彩瓷器就会有明显不同,粉彩是在五彩基础上,在彩料中加入玻璃白,以达到粉厚细腻的效果而形成的,因此粉彩中的色彩常带渐变,而五彩本身的颜色大多是平涂的。又如,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的不同色块衔接处,都有古铜色的轮廓线,这是在器物胎体上用铜丝进行掐丝工艺造成的,后期珐琅彩料则是填入铜丝勾成的轮廓中。这种古铜色的轮廓线自然也就是景泰蓝器物的图案必有的了。

另外,器物本身所属时代与地域背景也会影响到色彩的使用,如景泰蓝大量使用蓝绿色,这是由于其工艺本身自中东传来,而阿拉伯民族一向尊崇和喜爱蓝色;当然蓝绿色之间也有许多不同色阶以达到色彩丰富辉煌的目的。而敦煌藻井图案的色彩则丰富很多,除了使用蓝绿色,也有使用土红等颜色做主色调的,因为中古时代的佛教并无特别尊崇蓝色。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不同载体、不同文化、地域下色彩构成形成的各自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对要讲授的例子,应当细致全面地分析其各项因素,不能单独、孤立地讲授色彩构成,这对学生将来结合实际文化、地域状况使用色彩构成知识也是有好处的。

2.对图案各种色块的分析

在制作色块和色立体时,色块都是四方规则的,但在具体的图案中,各个色块是由不同形状搭配构成的,这些丰富的是色彩构成的根本部分,教师应对其进行仔细分析。

例如清代官式彩画中的苏式彩画,枋心常使用渐变色作外框,内深外浅,以达到彩画中心像是在窗外的效果,而外框的图案则成为了窗框,这种色彩变化无疑是成功的。又,景泰蓝等器物大量使用蓝绿等冷色调,在大量的蓝绿色基调下,使用适量的红黄色,冷暖对比十分明显,而作为分割的金线则成为了过度色。诸如此类的颜色分析,旨在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令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也能考虑到这些问题,而不仅仅是完成一幅作业。

三、结论

传统图案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其所蕴涵的各种知识至今仍然对艺术教学、创作产生巨大的作用,对色彩构成课程来说,能够加强课程不同进度的衔接,更因图案本身来源于不同载体,而得以丰富课程内容,避免学生对课程产生厌倦感。同时在现代色彩构成课程中加入这一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加强学生自身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彩画图案》.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

[2]贾天时.《色彩构成教学的新思考》.辽宁师专学报,2006年第5期

[3]杨剑.《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设计,2014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构成图案色彩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神奇的色彩(上)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