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2015-05-30 23:18刘登满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效率课堂

刘登满

【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发展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是美术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主要场所。在现如今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广大初中美术教师不断深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效率;教学

初中美术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不但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积极的创新教学模式,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谈谈几点看法,同为抛砖引玉,望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给我们充分的阐述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初中美术教学也是如此,也许要学生的兴趣提供动力保障。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从认知角度看,初中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有限,外界主、客观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尽管初中美术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该课程对于学生中考升学的作用不明显,所以相当多的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不感冒”,上课只是敷衍了事。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就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笑”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许多,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此,教学中,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重视美育,把美术课切实落实到实处,不挤占挪用,以满腔的热情、愉悦的心情、和蔼的态度、风趣新奇的语言投入到美术教学中去。其次,教师要创设一个直观、生动、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结合情境将要讲授的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渐进性问题,使要教学的美术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给学生出乎意料、耳目一新的感觉。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从而在轻松、和谐、愉悦中掌握美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最后,教学中,教师还应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之更愿意学习美术。

二、创设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情感因素是初中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合作的基础。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加深认识,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氛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为此,教学中,首先,我们可以给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增加对学生的感情投入,关心学生的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以富有激情、善于诱导的教学语言巧妙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另外,我们还可以给学生创设动手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做一做,在饶有兴致的操作中深化学生的学习情感。如《角色游戏——面具》一节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我们就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情境引导,组织学生利用各色各类彩纸进行面具制作,在此过程中感受到鲜艳饱和的色彩对比,形成美化生活的意识,进而在深入了解面具知识和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的结合多媒体,给学生虚拟一些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美,发现美,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美

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我们的教学中大力提倡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初中美术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实的发挥好课程改革指导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究的一个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要为学生独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引导,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理解美,进而最终能够创造美。如讲《生活与设计》这一节时,谈到服装设计,我特别联系了中学生的服装设计一一“衣服是无声的语言,它随时向别人传递着你的身份、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信息。”要求学生去研究各种服装设计独特美,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使学生欣赏美、理解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注重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美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课堂教学中,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还应积极的倡导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感受美,分享美。为此,教学中,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实现合作交流学习,首先我们要做到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有相应的分工,由小组成员自己决定做哪项工作。其次,小组成员应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帮助学困生。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一起去发现美、研究美、感受美,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好,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教学就有评价,有效的评价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合理、科学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在评价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心理,善解学生的心意,尊重他们,善待学生,不要学生稍有错误就加以指责,用过激的语言去嘲讽,放大他们的缺点,我们要多给他一些鼓励、自信和勇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照顾。此外,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应该取消一个标准答案,而做多方面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积极性、灵活性、动手能力、合作性、独立性等,评价方式可多样,如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学生自评等。评价的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激发再次创作的欲望,从而丰富成功体验,形成良性循环。

美术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学中,只有教师不断创新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评价方式等,才能充分发挥出这门学科的独特作用,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霞.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38).

[2]段徐慧.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时代,2012(22).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效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