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君明珠 还予明月

2015-05-30 10:48王丽颖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席慕容光华明珠

王丽颖

叶芝曾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不要轻易言爱,那是你所承受不起的。”是的,无论是给予他人爱,还是接受他人的关爱,都是不容易的。

给予是鲛人泣下的泪珠,在那片幽蓝深静中熠熠生辉;是最爱舟舟的那个人离开时所说的“死亡并非遗弃,爱永远不会离开”。只有给予,才传达了内心的感受,让彼此穿过汹涌的人潮,捧着一颗沉甸甸的心,紧紧相拥。

人们赞美给予,因为它是人们把所拥有的最珍贵的明珠赠予他人。影片《日出之前》中有一句为人铭记的话:“如果世上真的有什么奇迹,那么一定是去理解他人和与人分享。”古今中外,赠予明珠,留下美名的人不胜枚举。林徽因给予这个美好的世界一句句温暖的寄言;马天宇给予贫困儿童读到大学的资金与爱心;白瑞德给予郝思嘉他全部的爱;科比给予卖掉他奖杯奖牌的父母一个理解的拥抱。如果没有给予,人世间何以会像林徽因笔下那般温暖澄澈呢?

赞美给予的人们,很少会想到接受。接受看似稀松平常,实则比给予更加困难,有如明月,其光辉岂是一颗明珠所能比?然而天天沐浴在月光下的人们,怎知其光华背后是接受强烈阳光的困难?尼采一心只想给予,做一颗炽热的太阳,而不想索取,然而最后他疯了。席慕容也曾在《树的画像》中表露心迹:“我是一棵孤独的树,拒绝着秋的来临。”不肯接受的席慕容,难怪会时常寂寞。只有接受,才能让世间万物各行其是,坦然地活在阳光下。

宋应星在《谈天》里讲到:“无息乌乎生,无绝乌乎续,无无乌乎有?”有给予,必有接受。梭罗在瓦尔登湖旁尽情接受大自然的馈赠,谛听天地之音,是接受让他放下尘俗;创办阿里前的马云根本不懂互联网,是接受他人的建议让他走向成功;来英国前的杨澜是个不修边幅的野女孩,是接受一高贵妇人的劝告让她明白自己的短处,从此重视外表,渐入佳境。一个人只有在给予的同时能坦然接受,才能达到平衡,如八卦中的两极,有黑有白,有盈有缺,如此,方为圆满。

赠君明珠,半面掩了给予,半面藏了灼灼光华,醉里回眸,只见一轮清寂明月。且看我剪月为桨,手捧明珠,带着给予与接受,一路走来一路盛开,岂不美哉?

简 评

总论点开篇提出,开门见山。以明珠、明月为线,串起全文,形成张力。分论点清晰,层层深入,最后将给予与接受有机结合在一起,诠释了取与予的真谛。例子与例子之间能较好地衔接,段末的议论又较为深刻,多以反问引起读者的深思。引经据典,笔调清丽,结构紧凑,读来颇有滋味。

猜你喜欢
席慕容光华明珠
作曲家邓光华简介
美文润声
莲的心事
点亮生命的光华
杜鹃
席慕容“没信心”
塞外明珠亮闪闪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明珠十斛买娉婷
夏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