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景,提高教学效果

2015-05-30 10:37方正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同类项小猪实例

方正辉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有价值、人人都有所获的教学,不同的人通过数学教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数学教学一是要以发展学生为本,把学生个性认知的知识、生活中感悟出的经验和现实世界存在的数学规律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个性和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精心安排教学,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多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创设情境这一方面的看法: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推动力。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创设趣味情境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创设情境导入,出示了两个长方形的图片,如:小狗与小兔要进行一场比赛,他们绕图上的两个不同场地同时出发,最后两人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小猪裁判也说不准谁先冲过终点,就判定并列第一。可他们都说自己跑的路长,自己是第一,于是就吵了起来。这就让小猪为难了,学生们你能帮助小猪裁判吗?学生们就议论开了,各有各的方法,这样就在无形中进入了本课的主题。

二、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测量、演示或操作,在动手动脑中获取知识,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如教学《观察物体》时,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辨认从不同面看到的形状,凭空想象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便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在操作中观察、思考。这样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三、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中学生好动、好奇又好胜,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悬念,激发学生产生揭开问题秘密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如教学《年、月、日》这节内容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悬念:有一位老爷爷,他2008年才过第18个生日,你知道他到2008年有多大吗?全班一下子讨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老爷爷为什么只过了18个生日的原因时,出示课题“年、月、日”并说如果学完这部分知识就明白了。这种悬念的设计,令学生兴趣大增,急切地想了解原因,使学生带着炽热地追求随教师进入知识的学习 中。

四、实例创设情境,认知一般原理

大家都知道,数学科中,类比归纳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数学又抽象地反映一般的生活原理。初中数学中,很多的概念和定理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教师一个实例,往往能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有个教师教学“同类项”这一知识时,采用了实例引入。实例:2010年广东省粤西地区遭受特大洪水灾害,造成上万人无家可归。梅州市某中学初一学生听到消息后响应上级号召纷纷捐款捐物,其中初一(3)班捐钱1930元,衣物31件;初一(6)班捐钱2613元,衣物51件。试问两班一共捐了多少物资? 转贴 教师举了这个实例后,对学生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品德。我请同学算算这两个班一共捐献了多少救灾物资呢?学生当然清楚:捐献的钱应该是1930+2613=4543元,捐献的衣物应该是31+51=82件。这时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同学们都知道同类的东西才能合为一项,那么我们现在学习“同类项”的知识,是不是得到一些启发,可以触类旁通呢?以前,我们学习过同类的单项式,既然是同类的,又该怎样合并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探究的同类项。这样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激活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一般的举例类比中认识生活原理,收到的效果当然是极佳的。

总之,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和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使用,要尽可能地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创设其有教学新意和创意的情境,完善自己的教学,同时还要注意要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愉快地探究,轻松的感知,发现新知识,新方法,使学生的智能和素质大大提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情境教学成为教学改革之花中的“映日荷花”,绽放着别样的花红。

猜你喜欢
同类项小猪实例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初试锋芒
学习同类项 口诀来帮忙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检测题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认识和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