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指引下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

2015-05-30 10:37陈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新课标阅读教学

【摘 要】首先要从教学古诗着手,引导学生领会古诗所表达的人文意蕴,寻找人文关怀的根,使人文内涵得到感化;启发学生读出画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画意,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发展;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只要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沟通;用精练、精湛的母语哺育我们的后代,在他们心田播撒文化的种子,撒播做人的良种。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中国是诗的国度,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我国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去教学生学习古诗词、诵读古诗词呢?

一、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古诗词讲究韵律,乐感极强,平声仄声交错组合,跌宕起伏,节奏鲜明,具有悦耳的音乐美,因而,诵读指导千万不能一个模式,学生是有个性的,每名学生对诗中形象、诗中情味、诗中语言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只要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诗中情、诗中景、诗中人沟通;只要积极性高涨,可以读得慷慨激昂,可以读得委婉含蓄,与诗意、诗情、诗境合拍;只要发挥主动性,读出语言的味道,读出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就行。配乐朗诵、节日抒怀、见景说诗、描绘赏析、吟唱会等均为较好的读诗方法。阅读古诗的兴趣非先天生成,要靠培养。教师要从提高认识入手,在激发求知欲上下功夫,辅之以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二、把握诗歌的诗情画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诗歌是灵动的,充满诗人的智慧和灵性。因此,把握诗歌的形象,联系学生实际,启发学生读出画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画意,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发展。如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注意营造音乐的氛围,以乐曲《橄榄树》为引子,导入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在感知内容部分,配乐朗读《流浪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引起学生联想,让他们联想起远在异地的亲人和流浪天涯的羁旅之人没有什么两样,从而产生共鸣,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并启发学生讨论主人公的心境如何,学生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出结果:本诗表现了流落天涯的游子孤独、悲苦、凄凉的思乡之情,也让学生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感悟在那时局艰难的战争年代,作者疾病缠身、身世坎坷的处境和苍凉萧瑟的感情。为了拓宽教学资源,让学生收集背诵思念家乡亲人的古代诗词,看谁收集背诵的多,学生们兴趣盎然,收集了《静夜思》、《泊船瓜洲》、《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月夜》等名篇,此举增加了积累,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将《登高》改写成叙事文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从阅读古诗领悟内涵中,渗透人文教育

古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的文化传统,首先要从教学古诗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的同时也领会古诗所表达的人文意蕴,寻找人文关怀的根,使人文内涵得到感化。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就充分体现了在异乡的故人思念亲人的深厚感情,特别是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后人所传诵,因为这句诗体现了全诗的主旨:诗人的思乡情怀。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这种真挚的情感。再如《咏柳》、《望庐山瀑布》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同样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山川河流的热爱之情。这样,通过阅读古诗,学生不仅学到了传统的古诗文化,而且能把这种深刻的诗蕴融入人文关怀之中,从而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

四、有意识地用优秀古诗词文化,进行精神哺育

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情感魅力,举不胜举。我们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是在用中华优秀文化、用精练、精湛的母语哺育我们的后代,在他们心田播撒文化的种子,撒播做人的良种。学生学习、背诵,用这些优秀诗篇打做人的底子,打文化的底子,底色亮丽,在人生旅途中将受用不尽。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死观、价值观,在诵读时,可告诉学生:读书在于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要抓住其中的思想精华,要有感情地朗读,要达到荡气回肠的诵读效果。又如杜甫的《望岳》,读到“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可结合该诗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开阔的胸襟和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告诉学生“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深刻哲理,启发大家要奋发图强,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步入新境界。

总之,古诗词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沟通心灵的对话、实现人文精神积淀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是生命实践的新方式。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一定要着力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陈军,男,工作单位贵州省赫章县白果镇第三小学,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古诗词新课标阅读教学
踏青古诗词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古诗词中的新年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