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5-05-30 11:09陆卓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情感

陆卓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感受、欣赏、评价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探索阅读的本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语文阅读教学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涉及的问题极为广泛的一门教学,对它的研究与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往往是旧的问题尚无定论,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反思与发现,回顾与展望,这些都是在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出现的现象。应该承认,对阅读教学的规律,我们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发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学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2011版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新课标强调:

(1)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阅读教学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4)阅读教学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5)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并且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本着以上认识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作以简要分析:

一、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强调阅读的个性化,就是对阅读活动的诸要素进行分析,把学生置于研究中心的位置,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注释,释义,感受,情感,体验,联想,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活动。阅读材料毕竟是个例子,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阅读的本身应该以人为中心,需要“以人为本”的人本位思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注意力,敏捷的思维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让学生如饥似渴的去吮吸,去分析,去概括,求得“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发展”。

二 、阅读兴趣的培养要先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阅读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以悬念激发兴趣;以形象激发兴趣;以导语激发兴趣;以活动激发兴趣。除了上述的具体做法之外,还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挖掘教材中诱导学生兴趣的因素。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大量的实践证明,学生掌握做事的方法后,做事的效率会成倍地提高

为了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的阅读和理解课文,我们经常要求学生按以下的步骤做:

(1)读题目,讲题目,想想课文会告诉我们什么。

(2)轻声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然后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粗知课文大意,了解课文脉络。

(3)自学生字词,思考词、句、段的意思,找出不懂的词句和问题。

(4)带着问题深入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分小组讨论自己读懂的内容和不懂的问题,然后全班讨论交流汇报。

(6)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对以上步骤,我们每一步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告诉学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具体怎么做。

(二)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广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有问题、有见解、有体验、有感悟的习惯

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中共同提高。

小组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经行讨论方式。在应用这种方式要注意做好以下三点:

(1)引导到学生独立思考,打下小组学习的基础。

(2)指导互相合作,确保小组学习到位。

(3) 组织全班讨论,扩大小组学习效益。

四、阅读教学中对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通过创设情景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审美因素,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具体方法有:以情入境;以读入境;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景。

入情入境的关键是成功创设情境,突显文中之情,文中之境。具体方法很多,只要潜心研究教材,就会有收获。

五、阅读教学要重视默读和朗读

默读要和思考同步,是学生感知语言内涵。一篇文章的信息很多,有的是重要的,关键的,有的是枝节的,无足轻重的。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边读边想,进行有效的取舍,把重要的信息收入记忆库中。

朗读要和想象并行,是学生感悟语言中的情感。阅读的过程充满想象,充满着不可言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而学生的情意受到感染,身心受到陶冶,亦需要这个过程来实现。

六、做好课外阅读的指导

首先是指导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是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方法的整合。传统的阅读教学一直都强调精读,也比较注意朗读和默读,但往往忽略了略读和浏览。

“略读”和“浏览”都是粗略地大致地读。按照一般的理解,略读是侧重于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是粗知文本大意;浏览是侧重从阅读材料中找所需要的内容或关键信息。它们的优势在于快速捕捉信息,在于发挥自觉思维的作用。

其次要淡化阅读目的的功利性。对学生来说兴趣是第一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想读的书,其中出发点就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而不是为了完成某一样任务。读书的心得是在熏陶渐染中形成的。读书的功用主要在于获取生活的信息,满足各人情感。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要在阅读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

第三要开放阅读的内容。积极的办法是,教师要研究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摸清学生的阅读取向,开拓学生的阅读领域。要及时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时代新著,流行佳作、以免学生茫然无所从。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摆正阅读教学的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所有的语文教师用毕生的心血去研究、探索。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情感移植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