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90后大学生个性化特征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5-05-30 11:09江一帆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个性化辅导员大学

江一帆

【摘 要】随着时代的推进,“90 后”学生纷纷步入大学并已然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9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有个性、叛逆、心理承受力差、缺乏信仰等都成了他们的标签,这令高校辅导员面临了不小的挑战,也对其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立足于掌握“90 后”大学生的特征,采用一定的手段,分析辅导员在应对90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及措施。90后是大学校园的主力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其十分重要,但教育本着因材施教,适应时代的需求,只有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才能让90后大学生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个性化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90后”,标志着当下社会的年轻人们,在这个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以及社会文化思想日趋多元化的形式下,“9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有了新的展现,他们既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也是不良风气的受害者,他们的个性更强,接受新事物更快,但对网络的依赖度更大,还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和叛逆心理。这就要求大学辅导员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断革新,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发挥作用。为了未来高校更好的建设与社会更好的发展,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一、“9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及其自身现状

1.过分追求独立

社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中国已经迈入了新的经济阶段,互联网等高科技的高速普及率,使得“90后”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新鲜的事物,此类现象在70、80后的身上体现的十分贫瘠。因此,90后有了更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90后大学生敢于发现,独立思考,乐于探索,并愿意接受新鲜事物。90后学生自身的独立意识要强于80后,当面临某些问题的时候,他们更愿意独立解决问题。在生活方面,他们反感家长干涉自己的生活,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有自己的朋友。

2.孤独感强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颁布实施,导致了90后大多数为独生子女,90后大学生难免会成为孤独的一代。他们在心灵的默契与感情的沟通上较为缺乏,常常会因与父母的沟通不顺利而产生代沟,许多学生不爱出门,在外也不愿与人交流,在家里经常感到空虚寂寞,烦恼无数,只好沉迷于电脑游戏,在虚拟的空间生活,喜欢用聊天软件进行沟通,“宅男、宅女”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的流行词。

3.网络的依赖性

21世纪,是网络时代的世纪,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90后大学生从小就接触到网络,并且逐步学会了通过网络解决问题的便捷途径。随着网络日趋的便捷性侵蚀着90后大学生的惰性,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90后大学生开始依赖于网络。在网络上,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够实现和好友的沟通交流,能够获得更多虚拟的需求,得到更多电视和报纸上获取不到的信息。网络使得90后大学生产生了依赖性,忽视了人与人面对面沟通,面对问题总是自己解决,难以融入到集体当中,团队意识欠缺。

4.薄弱的学习主动性

现如今90后大学生的普遍现象是,在走进大学之前,就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大学生活应当如何度过,大多数人进入大学校园之后,都有比较明确的大学生活目标。在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们都会制定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并且对自己的规划目标抱有很高的期望,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来自方方面面的误导因素,导致了很多90后大学生觉得大学课程的学习以后不一定用得上,找工作只看文凭不看成绩等错误思想,致使不少的90后大学生觉得大学时光要好好玩乐,补偿中学烦苦学业所失去的快乐,更有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前途一片渺茫,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二、“90后”大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影响因素

可以说,影响“90后”大学个性化特征的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积极的、消极的思想、文化都充斥在90后周围。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有这个时代所留下的印记,不同时代的社会给予他们的环境也不同。

“90后”学生生长在“4 + 2 + 1”家庭模式中,成长在蜜罐般的家庭呵护中,大多从小就备受宠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成为全家的焦点,缺少忧患意识和吃苦精神。就其自身而言,优越的生活环境导致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独树一帜的事物,不拘一格。相比80后,他们更加敢于创新和探索。互联网时代让90后生活的环境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网络让90后了解到更多他们所未知的事情。被人所热衷的网络虽然可以给予90后各方面的信息,但网络的虚拟性及真伪难辨也是“90后”大学生成长的陷阱。

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模式是造成“90后”大学生呈现如上特征的又一诱因,大学之前和大学阶段的授课、学习模式的大相径庭让很多学生不能适应,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信、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但现阶段的中国教育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模式,直接导致了家庭老师唯成绩论的现象,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面对当下“90后”大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对策

众所周知,辅导员在大学校园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抛开了中学时期与任课教师的紧密接触和班主任紧盯班级之后,辅导员成为了在大学校园中与学生们接触最多的人。他们虽是师长,但却待学生如朋友,无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都给予学生帮助。辅导员在思想教育工作上的能力及其自身受教育程度,对当下90后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与影响。下面针对上面的四个特征,讲一讲辅导员相应的四个对策:

(1)面对个性独立的90后大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不要一味的给学生灌输他们所厌倦的大道理,要顾及到孩子自身的独立性,运用身边的案例分析结合自身经验,让学生自己体会其中的道理,切不可以硬碰硬,避免学生选择极端的方式,引起叛逆与反感。

(2)解决孤独最好的办法就是“陪伴”,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向出发,和90后大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打开孤独者的心扉,让孤独者敢于沟通,拜托孤独感。

(3)90后大学生依赖网络已经成为现实,想让学生们摆脱网络的诱惑是不可能的,但是辅导员要从学生自身出发,切身感受学生对网络的用途和看法,引导其从思想上摆脱依赖性,大胆尝试多种教育方式,正确引领学生走出网络的误区。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应多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及时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优秀的90后大学生,都有一份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把自己当做社会的一份子。虽然90后大学生的自律性较差,但只要辅导员做好教育、做好引导、做好榜样,相信90后大学生还是会明白自己上大学的真正目的,一定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垫脚石,有了自信,相信90后大学生们的前途一定会光明起来。

四、结论

“90后”大学生代表着大学的新一代力量。大学是大学生塑造自己,挖掘潜力,为日后立足社会做铺垫的一个重要人生阶段。作为辅导员,要针对90后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正确而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下,辅导员对于“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能够做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付雯.掌握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74-77

猜你喜欢
个性化辅导员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大学求学的遗憾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