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与思想品质成因分析

2015-05-30 11:09胡亮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成因分析心理问题

胡亮霞

【摘 要】在单亲家庭中,家中由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这两种基本关系组成的家庭“三脚架”的倒塌,使家庭职能削弱,其子女处于一种较差的教育环境。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孟育群教授认为,心理健康危机是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最大难点。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思想品质;成因分析

单亲家庭,由于失去了完整的家庭结构,家中由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这两种基本关系组成的家庭“三脚架”的倒塌,使家庭职能削弱,其子女处于一种较差的教育环境。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孟育群教授认为,心理健康危机是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最大难点。她指出,丧失父母之爱的孩子在心灵上巨大的创伤使他们经常处于不安、紧张、忧愁和思念的情绪之中,严重阻碍其身体健康、智力和个性的正常发展。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不外乎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

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主要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将会影响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待和反应。当代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无数先进模范家教事例及其研究表明,具有高尚道德、心理素养和良好教育能力的完全家庭父母亲,是儿童、青年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而不健全甚至恶劣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危害则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殃及子女的一生。家庭直接影响着子女的性格和心理素质,家庭教育的不当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较大因素。

1.对子女过分溺爱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家长总怕孩子受委屈,总想用最大的努力补偿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形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依赖、懒惰、自私等不良个性。

2.对子女的生活包办代替

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唯一的精神寄托,惟恐孩子出事故,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意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任性,自理能力较差。

3.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经常和老师联系,打听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旦孩子考试成绩退步就严厉批评,使孩子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从而出现逆反、厌学等心理。

4.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

与过分溺爱和包办代替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骂,当孩子阐述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时极不耐烦,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倔强等不良品质,容易被坏人拉下水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单亲孩子的影响十分关键。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出现偏差,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与教师的名利挂钩,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某些教师又将这种压力转移到学生身上,讲课不照顾单亲家庭子女的接受水平,使他们失去信心,又得不到及时的关怀和帮助,从而使学生的缺点错误更加发展,最终成为“双差生”。有些教师把“双差生”看成是“害群之马”,在处理他们的问题时感情用事,简单从事,或息事宁人、或采取惩办主义,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失去自尊心和自信心,人际关系恶劣。有些教师对部分单亲家庭学生不能一分为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对他们不能一视同仁,一旦他们犯了错,立即就会将他与单亲家庭联系起来。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的不幸,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缺憾,甚至于终身伤害,因此他们很希望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教师的这种主观偏见会在学生心中投下阴影,造成伤害,甚至会导致孩子性格孤僻。还有些教师动辄训斥家长,使家长不愿接近老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各行其是,互相之间不配合,削弱了教育的力量。

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他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家庭和学校。许多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庭成员的残缺,表现出了对学校的强烈依恋,学校的环境、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友情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而同学的取笑、讽刺甚至排挤等一些歧视性对待对单亲家庭学生造成的伤害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异常的学校原因。

三、社会因素

单亲子女往往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尊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实际生活中,社会关注并不够。由于传统的观念及社会上的偏见,单亲子女可能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习环境中的歧视、偏见和嘲弄,因而他们往往得不到所需要的关爱和尊重,很容易对整个社会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信心。有些失去家庭的孩子流向了社会,而在社会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最容易误入歧途,种种消极的社会因素诸如录像厅、网吧等的大量存在,使孩子学习和品行越来越差。

此外,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形成道德品质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但它们必须通过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起作用。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受家庭影响,一般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困难,不能用正确的观念战胜不合理的需求,甚至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标。

猜你喜欢
成因分析心理问题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有关英汉翻译中隐性衔接与连贯问题的思考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