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创新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2015-05-30 11:09黄钺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竞争力核心文化

黄钺

【摘 要】企业文化刚性对企业的发展、变革极为不利, 必须通过文化创新来克服这种文化刚性。揭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企业持续发展要靠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在此基拙上分析了企业应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一、企业文化刚性的负作用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多种功能, 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模式, 能够高度发挥人的作用,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的这种作用, 是现代管理技术、手段和物质资源无法替代的。

然而,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牢固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通过对组织成员行为结果的正反馈机制, 形成产生行为规则或规范的组织管理模型。而具有正反馈机制的非线性动态系统一旦为某种偶然事件(如环境的变化)所影响,就会沿着一条固定的轨迹或路径一直演化下去, 即使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既定的路径也很难发生改变, 即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上述不易被改变的特性就是企业文化的刚性特征。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刚性往往牵制个体行为、破坏群体创新效率、妨碍组织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改革或创新。

无疑,企业文化的刚性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与企业竞争态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具体而言:①从个体层面来看,背景取向型心智模式使个体抵制文化创新。背景取向型心智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价值不能在不同的组织中自由转移, 有效的认知模型和判断协同机制一旦形成, 便只能和同类型的参与人合作才是有价值的, 组织的变革会由于可能造成背景取向型人力资产的贬值, 从而抵制变革;②从群体层面来看, 过度的一致性抑制文化创新。一元文化致力于将群体内部凝聚力和一致性最大化, 群体成员在解决问题和行为方式方面都会受到一致性力量的约束, 进而产生对文化创新与变革的抑制;③从组织层面来看, 固步自封使得企业文化成为组织记忆的反映, 认为自己目前的文化是最好的或是最适宜的, 而不愿去进行任何的改变。

可见, 企业文化刚性对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及变革极为不利, 必须通过文化创新来克服这种文化刚性(这种刚性有时会变成惯性乃至惰性)。

所谓企业文化创新, 是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把新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要素重新组合,引入企业文化体系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 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突破计划经济条件下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 实现向贯穿于企业价值创新、制度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来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可以有效地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树立良性循环的企业价值取向,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表现为战略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是一种能将各种竞争能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

企业的核心能力即核心竞争力,是基于特定的市场、用户、企业历史、民族文化背景,经过一段实践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建立起来,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决定企业能力的要素有拥有的资源(产品、技术或服务等),现行的流程(企业将资源转化为增值的产品或服务的方式),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员工共同的信念、愿望)。

企业能力是逐级递升的,只有当递升到流程和价值观时,企业的核心能力才被建立起来。企业持续发展要靠其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管理上升为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造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它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国内一流企业的内化动力,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对外扩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非常强的导向和支配作用。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中形成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辐射力。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有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由此可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起着重大的作用。

毫无疑问,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能否持续地发展,取决于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和是否能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创新来达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三、企业文化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地位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何有效地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愈来愈成为所有企业都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国有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刁一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唯有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之本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最早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提出,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美国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又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在外延上大大拓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是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企业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形式,也是一个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然过程。T.彼得斯曾在它的力作《管理的革命》一书中指出,你要想独领风骚,那你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推翻旧的东西。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创新己渗透到了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各个角落。企业管理思维的源泉是创新思维,企业竞争战略的精髓是创新战略。

3.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支柱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企业文化是从事创新的企业家为实现价值增值所做的资源重组的努力,以及在这一努力所规定的企业目的之下,参与企业活动的人及其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与融合的过程。

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链中最难模仿的部分,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核心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企业文化是一个中性的概念,特别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既可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正向作用的文化,也可以是一种保守落后的对提升竞争力产生消极作用的文化。因此,企业文化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以实现其对企业内外部竞争环境的适应性,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一个重要指标和鲜明特征。

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创新同样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企业文化的创新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创新企业文化是新时代的要求,它可以摒弃原有的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思维来创造新的成果。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支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坚持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4.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

在知识与信息时代,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潜能,而企业文化则是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对整个企业管理具有导向作用,从而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美国著名企业文化专家沙因在《企业文化与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的,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创新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的本质对国有企业管理所产生的功能也同样决定了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源和动力之源,未来企业竞争的根本必然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最关键的因素。

面对二十一世纪经济一体化、知识化、网络化的大趋势和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思想、价值观念及制度等方面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构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国际经济发展的中国企业文化,是新时期我国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四、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1.通过管理思想创新,实施人本管理

在人类社会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聚集在一个焦点上,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如何实施人本管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来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如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就认为,企业成功的最大的秘密在于“卓越的企业伦理”,一个职工只有当他被看作是高尚的人而受到尊重、受到依赖时,企业的价值才能展现光辉。通过富有感情交融气氛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欲望和工作热情,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法问题,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 通过精神风貌创新,培育员工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因此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企业员工群体行为除了组织员工政治思想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学习、科学技术培训,开展文化、体育、读书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外,还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激励全体员工的智力、向心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企业创新做出实际的贡献;第二,把员工个人的工作同自己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有利于员工形成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起对企业、对奋斗目标的信念;第三,每个员工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是个人和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以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去从事企业工作,以勤劳、敬业、守时、惜时的行为规范指导自己行为。

3.通过组织创新,建立学习型团体

建构企业文化,其核心就是要塑造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一致状况和思想境界,而这一切唯有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的公司培训和个人学习才能达成。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是将企业塑造成学习型的组织。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个“学习团体”,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型组织发展的潜力主要集中在人的身上,而不在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上;只有促使所有组织成员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才能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组织的永续发展。

4.通过企业文化创新促进管理制度创新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优秀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必须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精神文化起反作用。一定的企业机制的建立,又影响人们选择新的价值观念,成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础。

5.加强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能否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否在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而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示范者、激励者的角色。领导者要使自己具备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文化素质和正确的经营思想,然后才能在企业员工中加以倡导和推行;在倡导和推行新观念和行为方式时,领导者不能单纯凭自己作为企业领导者所拥有的法定权和强制权,主要地要靠自身的影响力,靠自己所具备的人格力量、知识专长、经营能力、优良作风、领导艺术以及对新的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去持久地影响和带动员工,使员工看到这种新观念和行为方式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给员工个人带来更大的利益。领导者的特质、个人魅力、工作风格和经营哲学等均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重人影响。企业的高层主管往往是企业文化、企业风气的创立者。他们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的经营决策方式和决策行为主要来自领导者,领导者是企业经营的主角。

6.潜移默化地影响营销文化创新

营销文化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观、习俗、行为准则等文化成果,这种成果被传播给其他组织或个人,并部分被物化在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中,以达到“以文兴商”、“以文制胜”的效果。产品的造型文化、包装文化、广告文化所反映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事实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乃至生活方式,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新的途径。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仅靠产品的使用价值已远远不够,还必须靠文化的亲和力来提升产品的价值,要将企业文化寓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经营等环节中,把高知识含量的产品与知识化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赵光忠.企业文化与学习型组织策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巧[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98- 101.

[3] 许正良, 徐颖, 王利政.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构解析 [J]. 中国软科学, 2004, 5: 82- 87.

[4] 许正良, 王利政.企业竞争优势本源的探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5):99- 106.

[5] Prahalad, C.K. &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 june,1990,68(3).78.

[6] Fontana, Roberto, Aldo Geuna, Mireille Matt.Firm size and openness: the driving force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Berli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ARIE 2004 conference,2004.2- 5.

猜你喜欢
竞争力核心文化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