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会计信息系统学习总结与建议

2015-05-30 22:01吴易文董锦仪陈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建议

吴易文 董锦仪 陈琰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逐渐成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运用的主要方法,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和操作也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我们以用友ERP-U872版管理软件模拟浙江省金华市风帆有限有公司一个月的基本经济业务,主要学习了基础设置、总账系统、UFO报表系统以及薪资管理系统。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全面信息化,要求集财务知识、计算机软件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本文从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实验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出发,以用友U8版软件为例,分析了现阶段会计学专业实验教育教学模式,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实验教学提出了整合的思路以及相应建议。

【关键词】用友U8版软件;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问题;教学建议

一、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体系是办理信息体系的一个子体系,是专门用于企事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网络、存储、传输和加工种种会计数据,输出管帐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各有关部分,为企业的谋划运动和决议筹划运动提供资助,为投资人、债权人、当局部分提供财政信息的体系。会计信息体系课程,是一门融电子盘算机科学、办理科学、信息科学和管帐科学为一体的边沿科学。管帐信息体系课程,在差别阶段有差另外称谓,如盘算机技能在会计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盘算时机计学等。会计电算化或管帐信息化是盘算机技能在会计事情中的应用的简称。在会计信息化的历程中,要将会计学和盘算机科学相互联合和交织并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因此,会计信息化是一个变革的历程、发展的历程和创新的历程,它会随着盘算机科学技能和管帐与办理学科的发展而发展。同时,会计信息体系课程的学习也对会计学科的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修业习要求,在掌握会计原理知识的同时,要学会运用熟练的计算机知识,并实现上机操作。

二、高校普遍教学模式及学习要求

(一)高校普遍以实验为主理论知识辅助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许多拥有会计学专业的高校普遍设立了金融实验室,安装用友软件或者金蝶软件,供学生进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而多数学校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实验教学为主,理论知识为辅的教学。老师直接在实验是给学生授课,老师控制屏幕先进行演示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者让学生自己直接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实验。实验室教学的环境不同,给学生带来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感受,学生们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同时实验教学使得学生不断的去熟悉操作流程,对于操作性有较高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来说是有益的。但是会计信息系统看似操作简单,但是实际上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自主思考能力,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是会计信息系统学习的基础

在课程实验过程中想要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基础的操作,会计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是不可缺少的。首先,体现在操作人员的设置和更换中。每一个操作人员需要设置不同的职务,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例如,会计电算化相关法规中规定,会计主管人员的对系统的日常管理、审核记账、进行数据分析的权限;软件的操作一般由基本会计岗位的人员担任;电算维护由专职人员担任,该类人员不进行会计数据的实际操作;电算审查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而且,进行会计软件操作的人员不能兼任电算维护和审查。如果对会计电算化法规中人员的职责权限不了解,同学们在设置人员时就很有可能出现错误,从而造成人员设置的混乱。尽管设置正确,在操作的过程,也会常碰到选择谁进行下一步操作,为什么选择其进行操作的问题。其次,体现在总账系统的学习中。像用友软件,用友总账系统是用友会计软件的核心子系统,他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会计科目体系,输入和处理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完成记账、对账以及结账、反结账等工作任务。在整一过程中像会计科目体系的建立,输入和处理各种记账凭证等,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会计基础知识,熟知会计科目,理解各个会计科目的作用,并且能熟练的运用,做出会计分录,才能对公司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亦懂得如何查看凭证的正确性,并去修改和删除记账凭证。最后,是对报表的处理上。在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如果已经较全面了解过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表等,也进行过手工会计填制报表,所以在UFO报表系统中,我们才能对报表填制不感到过分的陌生,也能较快地学习好如何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生成报表。

(三)操作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谨慎和耐性

在操作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数据需要手动输入,例如在用友版本的实验的基础设置中,要建立部门档案、人员档案、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这些都需要自己手动录入。基础信息虽然基础,但是一旦出错,就会严重影响后续的操作,人员设置以及其对应的部门如果出错,那么后面操作员的更换,权限的使用就会乱套。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多为模拟一个小公司的各类操作,如果是现实中的公司,后果不敢想象。会计科目设置以及日常业务处理中,也是如此,填写记账凭证特别需耐心和细心,因为过程重复且繁琐,输入借贷方数字金额很容易因为没有认真看清楚而多零或者少零。平时上财务会计课学生很少触碰到这样填制凭证较真实的账务处理,所以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很好的锻炼同学们会计账务处理时的细心和耐心。

(四)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会计信息系统整个业务处理流程是连贯的。从开始的基础设置,到后面的总账系统中填制凭证、记账、结账以及报表的生成,其中有一个步骤出错,将会对后面的操作产生影响。部分错误可以通过方法直接改正,但是一些错误就需要取消其后面已经操作的步骤来重新回到错误步骤进行,浪费时间且相对麻烦。我就在一次凭证填制中错误录入了金额导致后面生成了错误的转账凭证,就需要返回去取消结账,再取消各种审核和签字,重新填写凭证,值得庆幸的是能在自动生成转账凭证时发现错误并改正,一些同学在填制报表时发现报表数据有误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拖延。

三、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程存在问题

(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无法有效的结合

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方法中都采用理论授课和上机实验结合的方式。是老师在操作的同时,把相应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由于在实验室内进行授课,同学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操作和结果是否和老师一样这两点上,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尽管老师会提醒书本上注明的注意内容,但是绝大部分还是被同学们忽略,学生们自己进入实践上机时会明显感到理论知识的薄弱,不知道为什么要操作这一步骤,无法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操作练习起来,使得学生对有时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

(二)依赖老师指导和书本,缺乏独立思考

个人认为这是在会计信息系统操作中最为明显和普遍的问题。一些老师采取学生和自己同步操作的课堂教学方式,老师走一步,学生也跟着同步,老师故意走错,学生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走错。倘若书本给出的步骤非常详细使得同学们同样也是完全按照书本的操作来,不加思考。如此下来,从第一节课因为刚接触而对老师和书本的依赖积累变成因为学生不会独立操作而对老师和书本的依赖。内容给定,过程给定,结果给定,只要按照相应的操作规则进行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很多时候同学们会为了寻求正确结果而忘记对每个步骤的学习,不会独立思考。

(三)实践练习时间少,实务操作步骤记忆不够深刻

高校的实验课普及率并没有很高,课程的安排仍是以理论课为主,一般高校的实践课程安排为一周3-6节课,基本上每次课都在传授新的知识。一个星期内学习了新的知识后,没有其余安排操作练习,新的一周又有新的内容,旧的内容没有巩固复习,新的内容加上来之后,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新知识,旧的内容大部分都还给了老师。实验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不够。会计信息体系的实验教学是单纯模拟操作,而学生却没有机会去深入实际的会计工作中去记账、做账,因此这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学习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由于当前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局限性,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因此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四、教学建议

(一)案例分析教学

案例因为存在背景和事件,给人的记忆较为深刻。老师可以给一些比较典型的操作案例,例如一些公司财务人员因为错误操作而导致的后果给学生思考,然后在让学生根据案例思考在是在哪些步骤出现了错误,如何纠正这些错误,把这些案例放到实务操作中。通过精品案例的教学,从而让学生理解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方法,掌握会计管理是如何实现的,最终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性能力。

(二)适当引入模拟实验

如果学生个人单独操作一个账套,兼任不同的岗位,既是账套主管,又是总账会计,还是出纳员。很多时候学生都会混淆自己的权限,把一些知识点都记乱掉。把班级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起操作账套,每个人担任不同的岗位,即“角色轮岗”,如同一个小组模拟一个财务部门。在每一次实验中每个成员有负责自己的部分。老师讲解完主要内容后,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操作,每次实验中成员的角色进行轮换。每次轮换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担任的角色进行总结,在轮换结束后,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对比担任过的每个角色然后进行岗位的评价。角色的设定可以让同学为了对自己担任的岗位负责而激起其学习的热情,而角色的轮换又可以让同学们对每个岗位都有所了解。

(三)手工实验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验相结合

在直接操作会计信息系统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没法把会计理论很好的融入到实务操作里面。一旦开始操作,就感觉没有思路能想到会计理论上去。所以建议老师可以在下次课开始之前布置一个任务,就是下节课的内容让同学们课下用手工会计的方法做一次,然后在下次课的时候进行上机操作。这样一来,既让同学们预习新的内容,又可以让学生们去比较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中的异同点。

总之,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还需要高校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推进,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探索,并且在实验教学中,科学的选择先进的软件,设计会计方面的实验数据等等,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毛卫东孙洁叶小平:《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指导课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102年版

[2]刘雪晶: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年第4期

[3]汤四新:会计信息系统教学与实验创新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第10期

[4]罗丹娜张云飞关于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

[5]甄阜铭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项目的构建.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4)

指导老师:张耀斌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系统教学建议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我国ERP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型初探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ERP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AIS课程探讨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讨
独立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