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招风耳

2015-05-30 10:48连城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接生婆鼯鼠老爷

连城

1.

高墙。深院。明月。明月之下,一个男人在庭院里不住地兜着圈子,嘴里喃喃念诵前人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给老爷报喜!夫人生啦,府上又添一名男丁!”接生婆从房间里冲出来。

“真的?”诵诗声戛然而止。

“是啊,老爷,一个白胖小子,您看了就知道!”

老爷跟着接生婆进屋,端坐在檀木椅上,接生婆毕恭毕敬地把一个襁褓呈上来。老爷接过来定睛一看,里头果然躺着个白胖小子。

“不错,承袭祖业有望了。”老爷很高兴。

“可不是!小少爷以后一定大富大贵,只是……”接生婆面有难色。

“只是怎样?”老爷随口问。

“只是,少爷的耳朵有点大。”接生婆鼓足勇气道。

老爷心想,一个初生婴儿,耳朵能大到哪里去?他揭开襁褓一角,婴儿的耳朵“噗噜”跳了出来,灯下看得分明,那耳朵竟有他的巴掌大。

“哎呀!这也太大了吧?”老爷大惊失色,差一点将襁褓抛了出去。

“耳大有福,”接生婆赶紧将婴儿接过来,“书上都这样说嘛,还长寿呢!”

老爷生气地瞪着婴儿的耳朵,越瞪越觉得像蒲扇:“妖怪,肯定是妖怪!”这话被床上的夫人听到了,她急忙唤接生婆:“抱来给我吧。老爷休要胡说,自己的亲生儿子,怎么可能是妖怪呢?”

“你还有脸说!我想起来了,孩子为什么耳朵大?当妈的见了猪耳朵好比见了命,天天吃那家伙,生下来的孩子耳朵能不大吗?”老爷拍桌打凳,对夫人怒目而视。

夫人羞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爷说得没错!她从小嗜吃猪耳,卤猪耳、酱猪耳、熏猪耳、糟猪耳、红油猪耳……每天都要吃上一两碟,怀了孕也不间断,此番生下一个大耳怪,怕是真跟她吃猪耳有关。

下半夜,又惊又怒的老爷一秒也没有睡着。本来起了十几个好名字预备给新生儿用,现在免了,这小怪物连砖头瓦片都不配,只能叫他招风耳。

2.

“听说了没有?张老爷家夜里添了个麟儿,方头大耳,面相很不一般!”

“你也知道啦?听说那孩子耳朵足有蒲扇大,只怕是个妖怪。”

“怎能说这种混账话!肯定是人家祖上积了德,才生出来福气弥天的孩子。你没听说?耳大有福啊。”

第二日,街头巷尾都在传说张家生了个怪物。各种奇谈怪论都有,如上种种不胜枚举。张家下人出门办事都装听不见,低头疾走。

招风耳在种种议论声中慢慢长大了。母亲因为内心有愧,对他倒是疼爱有加;父亲却不然,一看到招风耳就生气——能不生气吗?张家是城中数一数二的大户,头胎生了个大耳怪,一家人脸面往哪儿搁?更要命的是,随着身量的增长,招风耳的耳朵也一天天长大,到了四五岁,长得比团扇还大。只要一出门,一街两巷人的都跟着看,以至于把路都堵住了。

张老爷很不高兴,下了一道命令:不许招风耳再外出。

3.

一晃眼,招风耳长到了十岁。下面又添了几个弟弟妹妹,耳朵都正常——夫人长了记性,再没有吃过猪耳朵。

这时候,招风耳的耳朵已有簸箕般大了。张老爷看了无比心烦,他找人给招风耳算了一卦。算卦先生说,招风耳是猪八戒转世,以后是出家为僧的命。张老爷一听,正中下怀,他早想把招风耳送走,待在家里,弟弟妹妹缠着他玩大耳朵,都无心读书了。

一天,张老爷把招风耳叫到眼前。

“我给你算了一卦,算卦先生说你是和尚命。我找了一座寺庙,明天送你修行去吧。”

招风耳唯唯诺诺,不敢说半个不字。夫人心疼儿子,怎么也不肯答应。管家也劝道:“咱们这样的人家,让少爷出家为僧不大合适。老爷您要是嫌他碍眼,送他去寺庙里读书也成啊。”

张老爷一想,也是这个理,于是就坡下驴,说道:“那就读书去吧。我给般若寺的主持智空长老修书一封,他是我多年的老友,文武全才,精通药理,小子要是好好学,倒是造化……”

当晚,张老爷给老友写了封信,夫人替儿子收拾了行李,第二日招风耳就骑着头小毛驴,管家跨骡随后,两人往般若寺去了。夫人和几个家丁一直送到十里长亭外,方洒泪而别。

4.

般若寺离招风耳居住的小城足有两千里。到寺之后,一帮俗家弟子先来迎接。看到招风耳骑着矮脚毛驴,裹着大头巾,一双巨耳几乎拖到尘埃里,一个少年大声嚷道:“你们有没有看到?前头来了一个大耳怪!”

“看到了,据说我们的小师弟天生异相,难道是他?走,过去看看!”

少年们迎住招风耳,大声问:“敢问你是张招风耳兄弟吗?”

“正是!”招风耳怯怯答道。

“哟,老远一看,我以为猪八戒来了。哈哈,托福托福,你一来咱们都成了孙行者啦!”

少年们把招风耳和管家接到寺里,智空长老出来招待,第二日管家就回去了。管家走后,智空长老把招风耳叫过来说:“招风耳啊,你在寺里凡事跟我那些俗家弟子一样,读书、练武、采药、砍柴,你能不能吃得了苦?”

“能,师父。”招风耳说。若是般若寺再不留他,他真没地方去了。

“能吃苦就好。王樯,带你小师弟过去,从今往后,他就归你管了。”

王樯笑吟吟地过来拉招风耳,他正是说招风耳是大耳怪的那个少年。

5.

招风耳长相怪异,师兄们都喜欢捉弄他。练完功,大家坐着歇息的时候,总有人叫:“小师弟,你那一对大蒲扇,不借给师兄们使一下吗?”

“怎么使?”招风耳单纯得不得了。

“扇起来嘛,还能怎么使?我不信那么大两个家伙是摆设。”

在众师兄的要求下,招风耳只好努力扇动耳朵。人耳毕竟不同猪耳,扇动也有限,师兄们很不满意,其中一个在招风耳的屁股上踹了一脚:“人家猪八戒会腾云驾雾,你连耳朵都不会扑扇!”

招风耳在众人的威逼之下,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扑扇,许多日后,竟也能扇出一丝凉风了。

“总算不是废物啦!好样的,招风耳!从今往后,你每天都得给大家扇扇子!”

“我还得读书练字、干活习武呢。”招风耳为难道。

“不耽误。”王樯坏笑道,“又没叫你用手。一对大耳朵该扇扇,手脚该干吗干吗。你照我说的做!天生一个怪物,还娇气巴拉的……”

招风耳打落牙齿和血吞,无论看书写字,还是煮饭劈柴,都把一对大耳朵扇起来给大家添凉风,不然就是一顿乱拳。智空长老潜心修行,招风耳不便去找他,王樯因此越发嚣张了。

6.

除了寺内杂事,师兄弟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采药。采药时,王樯更是肆无忌惮地欺负招风耳。

“猪八戒,老鹰岩下有片灵芝,包给你啦!”

“对了,年年我们都要采很多五灵脂,五灵脂也包给你啦!”

五灵脂是鼯鼠的粪便。鼯鼠住在悬岩绝壁上的洞窟里,采集它们的粪便,不仅脏,还千难万险。

招风耳含泪爬到绝壁上,半空中山风猎猎,刮得他的大耳朵生疼。招风耳钻进鼯鼠藏身的洞穴里,鼯鼠们受了惊扰,“嗡”的一声,全逃了。招风耳转头观看,看到所有的鼯鼠都有一对翅膀——不是翅膀,是前后肢间生的一层薄膜,手脚一张开,就像翅膀一样,轻灵地飞下崖去。

“真是奇怪啊!”招风耳一边铲五灵脂,一边感叹。他在城里长大,大门都很少出,这是头一回见到会飞的毛兽,新奇使他将自己的处境都忘了。

招风耳喜欢上了采五灵脂。没人指手画脚冷嘲热讽,他一个人干得很自在。

疲劳的时候,招风耳就坐在洞口休息。因为经常来,鼯鼠们不再那么怕他了,它们进进出出,觅食嬉戏。招风耳心想,要是能跟鼯鼠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飞的感觉肯定无比自由。只是,他用什么飞呢?除了一对大耳朵,什么都没有。

招风耳决定开发大耳朵的功能,而不是仅仅给师兄们当蒲扇使。他站在洞口拼命扇耳朵,搅起来的风让鼯鼠都不敢归巢了。

“吱!吱!吱!”鼯鼠们尖叫抗议。

“呼!呼!呼!”招风耳只顾挥动双耳。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7.

一转眼,招风耳到般若寺已满八年。他十八岁了,由一个瘦小男孩长成了清秀俊朗的小伙子。如果没有那对大耳朵,往人前一站,绝对是玉树临风。

其实,招风耳很满意自己的耳朵。本来是先天残疾,却成就了一样独门绝技——凭着一对大耳朵,他学会了飞翔!

招风耳最初的师父当然是鼯鼠。他观察它们滑翔的姿态,在第三个年头就能从绝壁上一掠而下。后来,他又拜岩顶的老鹰为师,老鹰比鼯鼠强悍多了,它们不仅飞得猛,捕食时向下一冲,简直是绝杀!招风耳天天以采药为名,上老鹰岩学习,在第八年就全部掌握了飞行的要领。不仅如此,因为年复一年的熏染,他养成了老鹰那种刚烈强悍的脾性,再不是从前自卑软弱的小男孩了。

王樯要走了。他年纪最大,要回去成家立业。临别时,他依依不舍——离开般若寺,就再也享受不到招风耳贡献的凉风了,多可惜呀。

“猪八戒,来给师兄扇一个时辰。”

“现在是冬天。”招风耳不冷不热地说。

“穿貂皮,扇扇子,有钱难买我愿意!赶紧的,别找揍!”

招风耳一动不动。

“咦?反了你!猪八戒,敢不听你大师兄的?”王樯跳起来扇招风耳的耳刮子——却扇了个空。

“你玷辱了师兄这两个字。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我不信你忘了这几句话。”

招风耳的神情和话语,着实刺激到了王樯,他“刷”的一声抽出长剑,向招风耳扑去。

“锵!”“铿!”两剑相击之声响遍深山古寺。两人过招快如电光火石,师兄弟们连劝架都忘了。

王樯体格强壮,剑法凌厉,按师兄弟们的猜测,招风耳很快就会败下阵来。谁知完全不是那回事,招风耳剑走轻灵,而且身法更妙,像落叶一般随着王樯的剑风飘飞。大家瞬时看呆了。

更让他们目瞪口呆的还在后面。招风耳一声大喝:“鹰击长空!”双耳一展,宛如平沙飞雁,身形已掠至数丈高空,然后剑光一抖,如漫天惊雷,众人眼前一花,就见一个黑影如鹰隼般直撞下来,前锋剑光如炬。

“哎呀,饶命!”这一击天神也难逃脱,王樯一惊之下,脱口哀号。

疾风顿息,剑尖正巧在王樯眉间停住。

“你平日里恃强凌弱,我应该给你个教训。什么教训好呢?嗯,你不是自称剑神吗?我就把它写在你的脑门上,也是个招牌。”

招风耳手腕一抖,两个小字出现在王樯的额头,是“贱神”,而非“剑神”。师兄弟们都忍不住大笑。

“我、我告诉师父去,你学妖法!”王樯恼羞成怒几乎哭出来。

“为师在这里。”石阶上缓缓走下智空长老,“王樯,你师弟做得对,兄不友如何要求弟恭,脑门上的两个字,你顶回家反省去吧。”

王樯的脸变成了死灰色。

智空长老又转向招风耳说:“招风耳,我虽然不管事,但你们平日的所作所为,我也略有耳闻。你无论才德都算人中翘楚,从今往后,寺里俗家弟子就由你来管理吧。”

8.

王樯走后,招风耳把般若寺管理得井井有条。他嫉恶如仇,哪有不平事他都要去管,双耳一举,方圆数十里瞬息而至。盗贼宵小,望风而逃。大家送他一个外号:大侠招风耳。

一天,智空长老把招风耳叫到眼前。

“招风耳,昨晚我接到一封信,是你父亲写来的。说那边盗贼猖獗,管家勾结强盗里应外合绑架了你的弟弟妹妹,要你父亲倾尽家产去赎。地产一时不好出手,他要向我借……”

怒不可遏的招风耳打断智空长老的话,说:“师父不要答应,我火速回去救他们。付赎金是纵容犯罪的行为……”

智空长老满意地点点头:“嗯,我相信你。去吧。”

招风耳收拾行装,即刻出发。当然,他行不用脚,双耳一展就可以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招风耳就赶到家中。他在院中降落下来,家丁们惊得鬼哭狼嚎:“主人运气背到头了!不单少爷小姐被绑架,雷神也来了!”

“不要惊慌,我是招风耳!”

众人细瞧,方认出是自家大少爷,于是慌忙去叫老爷、夫人。

夫人见了招风耳,一把抱住,大哭起来:“儿啊,八年没见,你长这么大了。可是你弟弟妹妹……”

“本来百事烦心,你又来添乱!”老爷大声叹气。

“父亲,我不是添乱的。强盗在哪里?弟弟妹妹们在哪里?我马上去救他们。”

“在城外山上!”一个家丁抢上前说。

“好!你来带路!”

夫人刚要阻拦,招风耳已拉着家丁出了院门。

招风耳赶到城外山上,管家和强盗正在喝酒,做着发财美梦。招风耳先找到关押弟弟妹妹的屋子,用手点穴制服看守。弟弟妹妹们歪在草窝子里,被捆得像粽子似的,看了招风耳都问:“你是谁?”招风耳把两耳一展。

“啊,是大哥回来救我们了!”

招风耳听了“大哥”二字,心里比吃蜜还甜。可现在不是甜的时候,他“嘘”了一声,给弟弟妹妹们松开绳索,带出去交给家丁。这时,强盗已听到动静,赶了过来:“大耳怪,放跑人质,你不知怎么死!”

招风耳冷冷一笑,长剑一扬,哀嚎四起,围拢来的强盗如天女散花般四散逃去。招风耳仗剑直追,强盗们凭借复杂的地形东躲西藏,可他们哪里是鹰隼一般的招风耳的对手?招风耳飞到空中,强盗们就如乱撞的老鼠,都在他的眼皮底下。招风耳挥动长剑,宛如飞鹰捕兔一般,将他们一个个点倒在地。

9.

转眼之间,孩子们回家已半个月了,张老爷摆了一场宴席作贺。吃完酒席,招风耳要回般若寺。

“孩子,不要回去了。那八年已要了娘的命!”夫人拉住招风耳不让他走。

“是啊,不许大哥走!”弟弟妹妹们拽胳膊的拽胳膊,抱腿的抱腿,无论如何不让大哥离开。

招风耳看了看父亲。

“咳,那个,你就不要走了,在家教弟弟妹妹们读书习武也好。”老爷摸了摸胡子,不好意思地说。

招风耳嘴角露出笑容,能留在家里太好了,他喜欢和弟弟妹妹们在一起。因为受了王樯多年的欺负,他特别明白兄友弟恭的道理,他会是天下第一好大哥的——他敢保证!

猜你喜欢
接生婆鼯鼠老爷
小鼯鼠学本领
我要学飞
灰头小鼯鼠
羊绒鼯鼠新物种被发现
联合国呼吁加强接生婆队伍
厨师与老爷
高浟:老爷我来审青菜
坏消息
忍耐富贵
“老娘”词义源流